文明單位 :文雀
(鄧小樺、胡世傑、鄭政恆)
1. 上半年我看過的香港電影中,杜琪峰《文雀》應該是最好的一部,郭子健《青苔》和鄭保瑞《軍雞》則中規中矩(余文樂在這兩部電影中的表現甚佳),張艾嘉《一個好爸爸》和李仁港《三國之見龍卸甲》還可以。至於徐克《深海尋人》簡直是不值一看的劣作,比周星馳《長江七號》還要不濟。
2. 還好,吳宇森《赤壁》是佳作,許鞍華的《天水圍的日與夜》則應該支持一下。六月二十九日(Sun,7:00-9:00)於中央圖書館有一個本土關懷電影研討會,我將會比較《天水圍的日與夜》與劉國昌《圍。城》兩片,並略談葉偉信《導火線》和關錦鵬《愈快樂愈墮落》的西新界地域處理。
3. 外語片方面,《浪蕩天涯》、《迷失愛與罪》、《4月3周2日》、《200萬奪命奇案》、《黑金風雲》、《藍莓之夜》和《賊兄弟連環劫》都很好。
4. 在等候觀看愛森斯坦《罷工》之時,忽然想起今年電影節看過若松孝二電影《隔牆有秘》。 說起電影節,於我而言最大發現竟是朱石麟。
5. 這兩天都在讀廖偉棠詩集《黑雨將至》,在車上翻閱,回家又捧讀,欲罷不能。
6. 支持新一期《月台》啊。
7. 推介一下香港藝術館的「香港景.山水情──黃般若藝術展」,還有二樓虛白齋「書風的變奏 ──館藏書法作品選」,都是炎夏的可口清泉。
影評人、書評人。著有《里爾克十論》、《字與光:文學改編電影談》、散文集《記憶散步》、詩集《記憶前書》、《記憶後書》及《記憶之中》,合著有《左文右武中師父 :劉家良功夫電影研究》,主編有《香港文學大系1950-1969:新詩卷二》、《沉默的回聲》、《青春的一抹彩色——影迷公主陳寶珠:愛她想她寫她(評論集)》、《金庸:從香港到世界》、《五○年代香港詩選》、《香港短篇小說選2004—2005》、《2011香港電影回顧》、《讀書有時》三集、《民國思潮那些年》四集,合編有《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》、《香港當代作家作品合集選.小說卷》、《香港文學與電影》、《香港當代詩選》、《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》、《香港粵語頂硬上》及《香港粵語撐到底》等。2013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(藝術評論)。2015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。2024年參加香港國際詩歌之夜。現為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、香港電台《開卷樂》主持、《聲韻詩刊》《方圓》編委。
2008年6月18日
2008年6月11日
奈良散記(二)森鷗外
鷗外之門,是我無意之中的發現。
鷗外,是指森鷗外,日本近代文學評論家兼小說家,風格多樣,與夏目漱石齊名。鷗外之門,有門無室,位處奈良國立博物館的東北角落一隅。1917年,森鷗外擔任帝室博物館總長兼圖書館長,翌年後的每一年秋季,森鷗外都訪問奈良正倉院;鷗外之門,其實就是森鷗外的宿舍之門。
印象中,我讀過森鷗外的短篇小說若干,除了日本浪漫主義先驅作《舞姬》外,還讀過上海人間書店印行的,馮雪峰(畫室)翻譯、林雨髮校正的森鷗外短篇小說集《妄想》。《妄想》收錄了小說四篇,我最欣賞其中兩篇自傳體小說,〈花子〉甚富異國情調,主角是一名醫學生,他充當裸體模特兒花子和雕塑家羅丹的翻譯,從羅丹口中明白到人的身體是靈的鏡,而羅丹又從日本女人花子身上發現了「強的美」。〈妄想〉是一篇哲理小說,主角回顧往昔一生,他曾在叔本華、哈特曼和尼采的哲學中找到一點點安慰,但都終歸於失望,主角由此沉溺於厭世的思想之中。
晚年的森鷗外熱切回歸古典,創作歷史小說,最有名的當數後來被溝口健二改編為電影的《山椒大夫》,可是平心而論,電影的藝術成就已遠超原著小說之上了。
鷗外之轉變、鷗外之書、鷗外之關懷,似乎跟我的關西旅程有一些不謀而合之處。但是,我不能再駐足沉思下去了,明天就要離開奈良,往大阪——一個現代都市。
從鷗外之門回旅店的路上,我慢走,比平日更慢,再慢一點,且將所見事物一一記著。八月的奈良,夕陽下,沒有下午般炎熱,在街角徘徊的一頭鹿向我點點頭,但我還來不及微笑,它已信步轉入樹叢裡了。
鷗外,是指森鷗外,日本近代文學評論家兼小說家,風格多樣,與夏目漱石齊名。鷗外之門,有門無室,位處奈良國立博物館的東北角落一隅。1917年,森鷗外擔任帝室博物館總長兼圖書館長,翌年後的每一年秋季,森鷗外都訪問奈良正倉院;鷗外之門,其實就是森鷗外的宿舍之門。
印象中,我讀過森鷗外的短篇小說若干,除了日本浪漫主義先驅作《舞姬》外,還讀過上海人間書店印行的,馮雪峰(畫室)翻譯、林雨髮校正的森鷗外短篇小說集《妄想》。《妄想》收錄了小說四篇,我最欣賞其中兩篇自傳體小說,〈花子〉甚富異國情調,主角是一名醫學生,他充當裸體模特兒花子和雕塑家羅丹的翻譯,從羅丹口中明白到人的身體是靈的鏡,而羅丹又從日本女人花子身上發現了「強的美」。〈妄想〉是一篇哲理小說,主角回顧往昔一生,他曾在叔本華、哈特曼和尼采的哲學中找到一點點安慰,但都終歸於失望,主角由此沉溺於厭世的思想之中。
晚年的森鷗外熱切回歸古典,創作歷史小說,最有名的當數後來被溝口健二改編為電影的《山椒大夫》,可是平心而論,電影的藝術成就已遠超原著小說之上了。
鷗外之轉變、鷗外之書、鷗外之關懷,似乎跟我的關西旅程有一些不謀而合之處。但是,我不能再駐足沉思下去了,明天就要離開奈良,往大阪——一個現代都市。
從鷗外之門回旅店的路上,我慢走,比平日更慢,再慢一點,且將所見事物一一記著。八月的奈良,夕陽下,沒有下午般炎熱,在街角徘徊的一頭鹿向我點點頭,但我還來不及微笑,它已信步轉入樹叢裡了。
2008年6月6日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