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4年3月5日

美麗的日本、曖昧的情感--《迷失東京》

一對有家室的男女相見相戀,但最終卻要分開。大衛連(David Lean)曾經將這樣的情節搬上銀幕,拍成經典作《相逢恨晚》(Brief Encounter,1945)。「教父導演」的女兒,憑《鎖不住的青春》(The Virgin Suicides,1999)引起公眾注目的蘇菲亞.哥普拉(Sofia Coppola)不怕陳套,也要涉足這個橋段,拍成了《迷失東京》。

我很喜歡原本的片名:Lost In Translation。兩名主角分别是過氣的美國喜劇演員和二十來歲、結婚兩年的美國女子,同時身在東京一間酒店裡,前者為某洋酒品牌拍廣告,因為語言不通而感到吃力,後者被丈夫泠落,寂寞地守在房間裡。他們獨在異鄉,成為「邊緣人」,就是在文化和語言上,都和現實有莫大距離,因而顯得格格不入。更重要的是,他們在轉變中失落了(Lost In “Transition”)。男人面對事業走下坡,和家人子女無法溝通,對節目主持人的無釐頭言行感到厭煩,還有人到中年的危機等等,這些轉變令他無所適從。女子到過寺廟一遊後,開始不滿自己的婚姻生活,另一方面又為自己的一事無成而倍感惆悵。

就在這個時空和心境裡,他們相遇,暗生情愫。值得欣賞的是,導演沒有追隨荷李活的典型愛情故事公式,沒有轟天動地,沒有鬥智鬥力,反而敏銳地捕捉二人細膩的情感,一些零碎的火花,一些生活的細節,處理得十分人性化。偶而,更流露出東方美學的精神,「點到即止」、「留白」、「簡約」、「含蓄」等詞彙皆可運用於不同片段。

《尋找小津》(Wim Wenders:Tokyo-Ga,1985)中的東京是批判與緬懷的對象,蘇菲亞.哥普拉卻不然,她走進東京的夜生活,遊戲機舖裡青年人的著迷,酒吧裡中產們的侃侃而談,卡拉OK店裡的盡情高歌都不放過,又會拍攝女主角隻身坐火車到京都(配上法國二人組合AIR的《Alone in Kyoto》可謂天衣無縫),探尋古老的建築物,但她沒有批評,只有靜靜地觀賞,看女士的和服,走過池塘上的橋,在樹下許一個無人知曉的願,然後悄悄回到五光十色的東京。沒有一句對白,沒有導遊式的評說,只有空鏡頭下所呈現的自然美感。這一段是本片最精彩的一部分。

王家衛以描述人的微妙情感見長,蘇菲亞.哥普拉也走這個方向。男女的感情上,她處理得比較曖昧,他們談天說地,憑歌寄意,卻沒有呼天搶地。起初是「同是天涯淪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識」,後來一起求診,一起吃飯,一起看費里尼(Fellini)的《甜美生活》(La Dolce Vita,1960),最後,在東京街頭告別。導演沒有過份的煽情,反而讓男主角說了一段悄悄話(有《花樣年華》的影子),二人相擁了一會,然後,就分開了。在最末,導演再次運用空鏡頭捕捉東京的城市風貌,那是主角們對這一段感情的回味嗎?東京包容了這一段微不足道的關係,而觀眾們就好像喝了一杯濃濃的茶,苦澀的味道藏在心裡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