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1月4日

《給兒子的安魂曲》:我的長崎母親

山田洋次今年八十五歲,武士三部曲過後,近年來的電影都將焦點放在家庭和家族,一種是以倫理關係為重點,以―人」為核心,見微知著,不外生老病死和愛情親情,例如2010年的《給弟弟的安眠曲》、2013年的《東京家族》和2016年的《嫲煩家族》,這批電影總有蒼井優擔綱。
另外一種是以動蕩時代為背景,以「家―國」為核心,大時代、小家庭與小人物相互呼應,2008年的《母親》、2014年的《東京小屋》和2015年的《給兒子的安魂曲》(2016年才在香港公映)都是例子,這批電影有黑木華擔綱(除了《母親》,當時她尚未出道)。
今年看到兩部山田洋次的電影新作,嫲煩家族》是純粹的家庭喜劇,給兒子的安魂曲》以長崎原爆為背景,回望日本民族的戰爭傷痕,是大命題的作品,悲傷中帶少許歡樂。
已故劇作家井上廈曾有「戰後生命三部曲」的想法,惜未竟全功,山田洋次就為長崎原爆拍了《給兒子的安魂曲》。電影也有一點劇場的效果,尤其是長鏡頭拍攝室內母子對話,而井上廈以廣島原爆為題材的《和父親一起生活》,曾在2004年由黑木和雄拍成電影(他也有「戰爭安魂曲三部曲」電影,淺野忠信在這兩部電影中都飾演了男配角。
給兒子的安魂曲》當然有小津安二郎的影響,例如堅強的女性、掩面哭泣的女子、拒絕出嫁復又聽命於長執的女人等元素。
然而,山田洋次在傳統以外也別有探索,這部電影的宗教元素十分明顯,由吉永小百合飾演的女主角伸子,是喪夫喪子的獨居婦人,以替人接生為業,更是天主教徒,甚至電影有十架、教堂以至天堂的意象,事實上,基督宗教意象在近期山田洋次作品,以至一般日本電影中並不多見,情況令人不禁納罕。
綜合而言,《給兒子的安魂曲》的宗教探索其實不算深入,天堂的神明意象,似是希臘的宙斯,而且相當細小,不太清楚。電影的宗教信息大概就是靈魂不滅,好人上天堂,離開生存之痛苦
至於電影的精神核心,始終是山田洋次的世界觀,第一點是東方的人文倫理,以家庭為軸心。電影刻劃出母親對兒子牽腸掛肚,血緣親情深厚,即使人鬼兩相隔,出於母子之情,也可以穿生越死,親情之所至,生死與共(另一參照是刻劃夫妻之情的《身後戀事》,由黑澤清導演,淺野忠信主演,同是穿越生死兩界,當然我們可以再追本溯源至湯顯祖的《牡丹亭》)
第二點是庶民的生活角度,電影強調了人的堅毅(即使是喪父的小女孩)和世故(母親與黑市販子的一來一住),倖存者應該為死者活下去,任何人都應該放下,過幸福的新的生活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