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5月3日

《復仇者聯盟4:終局之戰》:不廢江河萬古流

《復仇者聯盟4:終局之戰》(Avengers: Endgame)上映,立即成為全球焦點,票房也超越《阿凡達》(Avatar)。電影在香港也刷新了最高票房紀錄,同時令「嚴禁劇透」成為大眾共識。
來到《終局之戰》,回頭看自2008年《鐵甲奇俠》(Iron Man)以來二十二部Marvel系列電影,不禁感到荷里活的技術表達與創意活力,還是十分突出。超級英雄人物性格也一路發掘,觀賞趣味也與日俱增。
單就四部《復仇者聯盟》電影來看,《復仇者聯盟》(The Avengers2012)就以視覺效果先行,令人眉飛色舞,其中經典的紐約大戰一氣呵成,印象深刻,到了第四集中,主要英雄都回到紐約戰場,尋找時間寶石、心靈寶石和宇宙魔方。
當初,創作人一力將Marvel英雄集合,意識形態等難免小心翼翼,不太張揚,回歸最大公因數。從九一一走到世界末日傳言,一次過將最大敵人變成核危機與太空異客,就想得很遠,不大貼地,這在後兩集已有轉向,也指向民主潮流的起跌,又由於經過長年的鋪展,人情刻劃水到渠成。
第二集《復仇者聯盟2:奧創紀元Age of Ultron2015人物更多了,卻是四集《復仇者聯盟》最失色的一部相對而言,《復仇者聯盟3:無限之戰》(Infinity War2018)和《終局之戰》是整體,加起來有五個半小時,雷神、美國隊長、黑豹、鐵甲奇俠、奇異博士、銀河守護隊等多個人物、多條支線以至多種風格,百川匯海,比前兩部《復仇者聯盟》更成功
《無限之戰》中魁隆終於出手甚至得手,意料不到他一舉奪得六顆無限寶石,消滅了銀河系中一半的生命,最終的悲劇式結局十分慘烈。
至於《終局之戰》,就從低潮的挫敗和內疚出發,面對上集魁隆的無邊強權,但超級英雄人物,豈會不留下一線生機的希望?只問如何翻身,想不到影片開始不久,倖存的英雄收拾心情,找魁隆以求逆轉局面,甚至魁隆也被雷神殺死,但局面無法一下子改變,再來就是科幻電影中常用的時空旅程time travel橋段,角色在時間的長河中,等待領悟和方法的突破,而角色也在光明與黑暗的激盪中,為消失的同路人奮起。
二十二部Marvel 系列電影,就是一部當代的英雄科幻史詩,四部《復仇者聯盟》電影是前中後的三個高峰,在時間長流中站穩一定的位置。回頭看《終局之戰》,英雄的身心皆有盡期,人生總有老病死,分別指老去的美國隊長、發胖的雷神、為他人犧牲的鐵甲奇俠,但他們已曾經奮力憑性命一試,不廢江河萬古流。
電影帶來至少現實政治與靈性維度的兩層反省,第一層反省是當代人對於公義的渴求,由走出亂局到達成公義,需要許多犧牲,以及策略上的不斷嘗試,才可以在最終得勝,民主與公義之路,也是如此,香港經驗也不例外。
另一層反省是,當代人對於拯救和復活重生的渴求,《復仇者聯盟》教所有人趨之若鶩,但電影帶來的只是幻境,真正的信仰,才能帶來真正的拯救和復活重生,如何走出影像世界的浪漫想像,回到真實的個人體驗,對於我們總是一重挑戰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