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我們看Tom Hooper的音樂劇電影版,很容易聯想到歷史――尤其是六四(事實上1832年巴黎的六月暴動,導火線是人們愛戴的拉馬克將軍逝世,並在六月五日至六日發生),然而更全面地看,《孤星淚》(Les Misérables,2012)是一個濃縮了的人類歷史進程的史詩,這一首史詩其實還沒有唱完。
電影一開始是囚徒的艱辛勞動,他們好像奴隸一般,沒有半點自由意志。在古代的社會裡,奴隸和奴隸主界限相當分明,從列尼史葛導演、羅素高爾(Russell Crowe)主演的《帝國驕雄》(Gladiator,2000),就可想像到羅馬帝國中權貴如何對待奴隸。冉阿讓獲得假釋,卻不受社會接納,好心的神父接納並寬恕他,冉阿讓得到點化,決意過新的生活,奉獻自己為他人而活,冉阿讓的愛心與宗教情懷、賈維爾(Javert)的法理與正義原則,是文本中很強的二元對立,也是恆久的道德問題――原則重要?還是人情重要?――無論如何,帝國奴隸社會中,基督宗教興起,西方社會的價值觀隨之開始改變。
Anne Hathaway的演出相當不俗,I Dreamed a Dream一曲一鏡直落,而Tom Hooper說不定參考了《聖女貞德》(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,1928)的大特寫拍法。芳汀(Fantine)的生涯展現工業社會中,人不幸淪落至男盜女娼,又也許不斷強調悲慘與痛苦教人心酸,酒館主人由Sacha Baron Cohen和Helena Bonham Carter飾演,如此就放大了諷刺和怪誕元素,教觀眾開懷。
工業社會將人壓迫至死,商業社會令社會貧富懸殊。《孤星淚》當然有當代的現實指涉,由Amanda Seyfried飾演珂賽特(Cosette),甚至教人想起刻劃新世代變革的《潛逃時空》(In Time,2011),於是《孤星淚》的劇情帶我們走入巴士底和街巷的革命現場。冉阿讓的神本宗教情懷,在現代的新世界中,轉化成人本的革命情懷;愛由一種犧牲個人的普世價值,轉化成有特定對象的情感流露。革命和愛情代表了現代浪漫精神的高峰,彷彿一個理想的世界可以從手中創造,一個理想的對象可以在人海中找到。
學生革命失敗,浪漫理想失落了,人就回到家庭尋找安慰(資產階級的必然歸宿),不至於一無所有。而冉阿讓也老了,在小說中,冉阿讓臨終一段,宗教的意味相當濃厚,電影也是――他的靈魂離開了肉體,從傳統的觀點看,他應該可以在天國安息了,可是最後他和芳汀還是回到革命現場,人們高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?――現代人的終極理想不是超越的天堂,再沒有上帝和拯救,現代人要用雙手建立起天堂,有的表面上成功了,但現實上卻可能是把人間變成了地獄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