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,我們不必以一般美國特技災難片的眼光看《鐵幕蒼穹》,反而影片的編導是芬蘭人,他能夠從歐洲甚至國際的角度看問題,而不會落入美國中心的思維。所以,編導一方面點出納粹主義與大眾政治的關係,也就是將選舉政治與大眾盲目非理性一面扣連起來,產生劣質民主的歷史教訓。另一方面創作人開懷對美國政治痛罵一番――共和黨的喬治布殊和Sarah Palin成為最大的箭靶,美國國歌被調侃,又對美國的不守信用和虛偽、對北韓的愚蠢言行,一概嗤之以鼻。
喜歡看電影的觀眾,也許會注意到《鐵幕蒼穹》其中一個啟迪之源,是差利卓別靈的《大獨裁者》(The Great Dictator,1940),難怪片中的女主角Renate Richter在課堂中以這部電影作教材,卻只知道差利與地球跳舞一段,以為元首希特拉愛地球,及至來到美國紐約看畢全片,與美國的納粹擁護者交往,才恍然大悟自己一直受騙了。
除了差利,電影也有向史丹利寇比力克的《奇愛博士》(1964)和《2001太空漫遊》(1968)取經,而且從華格納的大型歌劇《指環》(Der Ring des Nibelungen)得到不少靈感,於是美國女總統的左右手名為Vivian Wagner,她儼如一個復仇女神,女武神的騎行(Ride of the Valkyries)音樂在片中大量運用,而納粹月球軍的大型飛船名為Götterdämmerung,就是取自《指環》的最後一部《諸神的黃昏》,影片中的「太空墓地」叫Valhalla,也是來自《指環》以及北歐神話。
《鐵幕蒼穹》切中了近期的末世話題,從片中可見,大型毁滅一部份是外來的威脅,但更主要是內在的衝突,基於政客的莾撞、資源的爭逐、軍備的實力等等,其實到了二十一世紀,這些問題都沒有消失,沒有人知道真正的末日何時來到,但不少人都有一種熱切的末日想像,那似乎不完全是宗教的熱情所致,當中少不了賣座電影如《2012》所誘發的大眾心理吧,而從《鐵幕蒼穹》則可看到,政治上沒有出路所引發的無力感和末世感。
今時今日,沒有意識形態可以將人們聯合起來了,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政權在歷史中以失敗告終,冷戰之後,民主政治和經濟發展成為主軸,可是民主政治淪為荒唐的選舉遊戲而不是理念的踫撞,經濟發展總會面對以大欺小及資源有限的問題。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,應該短視的數日子,還是運用無限的想像力創造可能呢?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