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獵狐捕手》(Foxcatcher)在奧斯卡金像獎有五項提名,就是沒有提名最佳電影,最後空手而回,本片是Bennett Miller繼《冷血字傳》(Capote)、《魔球》(Moneyball)之後的第四部長片,批判力甚強,他更憑《獵狐捕手》奪得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獎。
影片以列根時代的美國為背景(美蘇冷戰的陰影還在,但已近尾聲),主角馬克是曾經奪得奧運金牌的摔角手,哥哥迪夫是馬克的教練,可是權貴杜邦先生邀請馬克過檔,到他的獵狐莊園組織新團隊,然而馬克發現杜邦名過其實,令三人的關係改變。
《獵狐捕手》的杜邦是美國的愛國主義者,精英階層,販賣軍火,有財有勢,他認為國家需要英雄形象,重建聲威,在體壇與蘇聯對峙,杜邦代表了右翼的美國思想,倚仗軍力、財力和國力。
杜邦跟他的母親不和,母親熱愛馬術,崇尚高雅和精緻,在她眼中,兒子杜邦鐘愛的摔角運動低俗。摔角是一種比較男性化的運動,在影片中摔角也通向同性性愛的暗示,杜邦和馬克有非比尋常的緊密接觸。在馬克奪得世錦賽時,他們的關係本來非常要好,可是馬克一步步發現,杜邦的生活和理念其實千瘡百孔,更令馬克和迪夫的兄弟關係不斷變質。
所謂美國愛國主義,只是用金錢收買人,最後更是赤裸裸的謊言和暴戾。杜邦網羅了馬克,進一步也將迪夫甚至摔角聯會都收歸旗下。可是馬克在漢城奧運的表現未如理想,立刻就被掃地出門,一切以成本效益為標準。而最後,馬克參加MMA格鬥,在迎戰的一刻,群眾高呼USA,似要說出美國就是暴力的國度,人們樂此不疲,四出攻伐,是他們的習性。
《獵狐捕手》有Bennett Miller的冷酷風格,氣氛陰沉,獵狐莊園是大宅,掛著許多貴族肖像,歷史的影子無處不在,可是舊日的傳統失落,立國的根基對照今日的謊言(獵狐莊園接近美國獨立戰爭時,華盛頓橫渡的德拉瓦河,影片中也有這一幅畫像的近鏡),而如今的精英階層全面崩潰了。舊時的權貴以畫像留影,在沒有攝影技術的年代留下肖像;現在的權貴以錄像留念,錄像內容卻全是歌功頌德,最後杜邦還是心有不甘,殺人奪命,將個人權力推向極端。
《獵狐捕手》是一部關於精英崩潰的電影,美國夢成為了美國惡夢,其實這一兩年的美國電影都有教人反省之處,例如《飛鳥俠》(Birdman)針對美國電影與超級英雄,《馬丁路德金-夢想之路》(Selma)再思公民抗命的歷史,《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》(Boyhood)有美國少年的成長,《鼓動真我》(Whiplash)有競爭激烈的美國社會現狀,相對而言《美國狙擊手》(American Sniper)的爭論較多,也最複雜,左中右不同角度的評論各有見解,不論是歌頌反恐,還是反反恐,都言之成理。
《獵狐捕手》中,杜邦自以為可以為人表率和導師,建立父親形象,他沒有領袖的才能,卻居於領袖的位置,《獵狐捕手》是一部美國電影,但對照香港的處境,還是教人百感交集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