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刊於《香港文學》346期,2013.10)
附、蔡琇瑩:建成巨塔的階梯《香港短篇小說選2004-2005》
回想八九年前,2004、2005那兩年是怎樣的光景?重讀當年的報章、Google一下,自然能知當年發生過的事情。但對於活在「後沙士」時期陰霾下的香港人心理狀況、私密的生活狀況,在當年的短篇小說中,可能可以反映出當中一二。而對於編輯《香港短篇小說選2004-2005》的鄭政恆來說, 因為著當時的政治、社會環境底下,小說家筆下的香港,可以說是「小說盛世前的風景」。
鄭政恆本身寫詩、寫小說,也寫電影及文學評論。去年開始編輯《小說選》的工作,他從2004至2005年那二十四個月之間的香港文學出版物,如《香港文學》、《文學世紀》、《E+E》﹙文化雜誌,進念二十面體出版﹚、《香港作家》、《作家》,以及台灣出版的《印刻》和《聯合文學》雜誌中,選取了二十一位作家的二十二篇短篇小說,編成這本《小說選》。當中很多小說當年出版時他已經看過,多年後再讀這些小說,喚起了他當年閱讀的記憶。
04至05年小說盛世前的風景
2004、05這兩年,香港短篇小說的「生產量」不算高,但鄭政恆說《小說選》中的小說,可以看成是香港的「小說盛世前的風景」︰「也斯的〈溫哥華的私房菜〉是他晚期的小說作品,借傳統『三及第』﹙文言、粵語、白話夾雜﹚小說風格,去說代際溝通的問題,有實驗色彩,記得當時讀到這篇小說已有深刻的印象。中生代作家董啟章曾在藝術中心出版物《Artslink》裏﹙按︰2003年末至2004年﹚連載了十二期小說,小說的『結局』則在05年出版的《對角藝術》中刊出。04、05年,董在小說、劇場等方面都很活躍,選入〈時光、聯想〉是這篇隱隱能看見他在創作氣魄宏大的小說《自然史三部曲》之前所醞釀想法。」董啟章的另一篇作品〈罪與寫〉也選收在《小說選》中,他是小說選集中唯一有兩篇小說入選的小說家。
《小說選》中的作者,有些近年罕有作品面世,有些則仍埋首創作。「從04、05年的小說中,可以看到好些小說家往後發展的端倪。如李維怡〈紅花婆婆〉可見其作品的社會性,也看出她作品的批判性較強。近年她相繼出版了《行路難》、《沉香》等小說集,當中作品也見她對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有更深刻的觀察。陳汗的小說作品有一向維持高質量,他的短篇小說〈炭燒夫妻〉中對男女關係、情慾、懺情的描寫,七年前我讀的時候已感到其爆炸性,藝術價值﹙Artistic value﹚也相當高。但近年他走回到電影劇本創作去。」他還特別提到「八十後」作者車正軒、杜文諾,這兩年他們的小說創作好像靜了下來,「他們的作品都令人期待,希望他們會繼續寫下去」。
選小說平衡的藝術
在《小說選》的序中,鄭政恆提到選收的二十二篇小說中,大部分作品能歸納出「死亡、影像、反權威」這三個重點。這與當時的社會、政治形勢有關——2003年的沙士疫症與眾人的「哥哥」張國榮自殺,令香港人一同經歷「死亡」這個幽谷。但為何序中沒有提到西西與葉輝的作品?「因為西西〈盒子〉和葉輝〈2021〉兩篇小說,是由於他們的題材都難以歸入我所提到的『死亡、影像、反權威』這三個主題分類。但我不想因為小說不能歸入我的分類而將他們剔走,尤其這兩篇都是小說佳作。」他說,最好的小說選集,不應由編者定下主題然後去找小說去配合主題,反而是從作品之中,歸納出一些主題。即使小說不入其類,落了單,也應編入選集之中。
編選《小說選》的過程中,他希望盡量達致「平衡」︰「編書時考慮到要收錄『老中青』不同年代作家、不同類型的作品。題材內容則無論是貼近社會還是遠離社會的,都能選收在《小說選》裏。編輯文學作品選集,就是一種講究『平衡的藝術』。」2011年,鄭政恆與也斯、葉輝也編輯過兩冊《香港當代作家作品合集。小說卷》﹙下稱《合集》﹚,書名中的「當代」是指從1949至2007這五十八年,可見覆蓋範圍甚廣。
「《小說選》可說是上次合集的延續,但兩本編集的取向不盡相同。《合集》收錄的作品遠至1949年,那些作品面世時我是『不在場』的;而《小說選》的作品大部分我在出版當時已經看過。所以編輯《合集》的時候,我需要站得高、站得遠,以宏觀角度看作品;而《小說選》的作品我是身在當中,可以近距離,很仔細的,微觀的去審視作品。」在《小說選》與《合集》之中,只有葛亮〈謎鴉〉一篇在兩本選集之中出現。
不要讓香港小說無聲散落
談到編輯香港小說選集,鄭形容這項工作有如築起萬丈高塔的階梯︰「小說創作刊登在雜誌、報刊或個人小說集,然後有編者替編輯小說年選、十年選、甚至一百年選,這是將當代小說『經典化』的過程。小說本身是建築巨塔的原材料,如階磚;小說的評論、研究,則能將小說的意義帶出,將階磚黏合的作用。現將小說編集,只是給建築巨塔建框架。」要建香港小說,甚至香港文學的巨塔,似乎比建高第的聖家教堂更艱巨,更非十年八載可以建成。
「香港文學是香港文化面貌裏很重要的一個面向。香港文化,其實跟台灣、韓國、日本等國家及地區比較,也有其特色,足以與其他國家的文化發生對話。可是香港這個城市的生活節奏非常急促,很多事物如不能當下保存下來,便會很快消失。編輯香港小說選,有助香港的文化面貌更清晰,不讓這些作品消散。而我只是在這項偉大工程中貢獻個人小小的力量。」他這一番說話似曾相識。《小說選》的作者也斯從前也提到,從香港的文化土壤的長出來那種混雜的、多元的文化,從來不渺小。逝者如斯。但有燈,就有人。有香港小說,就有香港人。還望編輯香港小說選這項工程經「重新啟動」後能一路傳承下去。
(原刊《明報》2013.10.20)
附、蔡琇瑩:建成巨塔的階梯《香港短篇小說選2004-2005》
回想八九年前,2004、2005那兩年是怎樣的光景?重讀當年的報章、Google一下,自然能知當年發生過的事情。但對於活在「後沙士」時期陰霾下的香港人心理狀況、私密的生活狀況,在當年的短篇小說中,可能可以反映出當中一二。而對於編輯《香港短篇小說選2004-2005》的鄭政恆來說, 因為著當時的政治、社會環境底下,小說家筆下的香港,可以說是「小說盛世前的風景」。
鄭政恆本身寫詩、寫小說,也寫電影及文學評論。去年開始編輯《小說選》的工作,他從2004至2005年那二十四個月之間的香港文學出版物,如《香港文學》、《文學世紀》、《E+E》﹙文化雜誌,進念二十面體出版﹚、《香港作家》、《作家》,以及台灣出版的《印刻》和《聯合文學》雜誌中,選取了二十一位作家的二十二篇短篇小說,編成這本《小說選》。當中很多小說當年出版時他已經看過,多年後再讀這些小說,喚起了他當年閱讀的記憶。
04至05年小說盛世前的風景
2004、05這兩年,香港短篇小說的「生產量」不算高,但鄭政恆說《小說選》中的小說,可以看成是香港的「小說盛世前的風景」︰「也斯的〈溫哥華的私房菜〉是他晚期的小說作品,借傳統『三及第』﹙文言、粵語、白話夾雜﹚小說風格,去說代際溝通的問題,有實驗色彩,記得當時讀到這篇小說已有深刻的印象。中生代作家董啟章曾在藝術中心出版物《Artslink》裏﹙按︰2003年末至2004年﹚連載了十二期小說,小說的『結局』則在05年出版的《對角藝術》中刊出。04、05年,董在小說、劇場等方面都很活躍,選入〈時光、聯想〉是這篇隱隱能看見他在創作氣魄宏大的小說《自然史三部曲》之前所醞釀想法。」董啟章的另一篇作品〈罪與寫〉也選收在《小說選》中,他是小說選集中唯一有兩篇小說入選的小說家。
《小說選》中的作者,有些近年罕有作品面世,有些則仍埋首創作。「從04、05年的小說中,可以看到好些小說家往後發展的端倪。如李維怡〈紅花婆婆〉可見其作品的社會性,也看出她作品的批判性較強。近年她相繼出版了《行路難》、《沉香》等小說集,當中作品也見她對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有更深刻的觀察。陳汗的小說作品有一向維持高質量,他的短篇小說〈炭燒夫妻〉中對男女關係、情慾、懺情的描寫,七年前我讀的時候已感到其爆炸性,藝術價值﹙Artistic value﹚也相當高。但近年他走回到電影劇本創作去。」他還特別提到「八十後」作者車正軒、杜文諾,這兩年他們的小說創作好像靜了下來,「他們的作品都令人期待,希望他們會繼續寫下去」。
選小說平衡的藝術
在《小說選》的序中,鄭政恆提到選收的二十二篇小說中,大部分作品能歸納出「死亡、影像、反權威」這三個重點。這與當時的社會、政治形勢有關——2003年的沙士疫症與眾人的「哥哥」張國榮自殺,令香港人一同經歷「死亡」這個幽谷。但為何序中沒有提到西西與葉輝的作品?「因為西西〈盒子〉和葉輝〈2021〉兩篇小說,是由於他們的題材都難以歸入我所提到的『死亡、影像、反權威』這三個主題分類。但我不想因為小說不能歸入我的分類而將他們剔走,尤其這兩篇都是小說佳作。」他說,最好的小說選集,不應由編者定下主題然後去找小說去配合主題,反而是從作品之中,歸納出一些主題。即使小說不入其類,落了單,也應編入選集之中。
編選《小說選》的過程中,他希望盡量達致「平衡」︰「編書時考慮到要收錄『老中青』不同年代作家、不同類型的作品。題材內容則無論是貼近社會還是遠離社會的,都能選收在《小說選》裏。編輯文學作品選集,就是一種講究『平衡的藝術』。」2011年,鄭政恆與也斯、葉輝也編輯過兩冊《香港當代作家作品合集。小說卷》﹙下稱《合集》﹚,書名中的「當代」是指從1949至2007這五十八年,可見覆蓋範圍甚廣。
「《小說選》可說是上次合集的延續,但兩本編集的取向不盡相同。《合集》收錄的作品遠至1949年,那些作品面世時我是『不在場』的;而《小說選》的作品大部分我在出版當時已經看過。所以編輯《合集》的時候,我需要站得高、站得遠,以宏觀角度看作品;而《小說選》的作品我是身在當中,可以近距離,很仔細的,微觀的去審視作品。」在《小說選》與《合集》之中,只有葛亮〈謎鴉〉一篇在兩本選集之中出現。
不要讓香港小說無聲散落
談到編輯香港小說選集,鄭形容這項工作有如築起萬丈高塔的階梯︰「小說創作刊登在雜誌、報刊或個人小說集,然後有編者替編輯小說年選、十年選、甚至一百年選,這是將當代小說『經典化』的過程。小說本身是建築巨塔的原材料,如階磚;小說的評論、研究,則能將小說的意義帶出,將階磚黏合的作用。現將小說編集,只是給建築巨塔建框架。」要建香港小說,甚至香港文學的巨塔,似乎比建高第的聖家教堂更艱巨,更非十年八載可以建成。
「香港文學是香港文化面貌裏很重要的一個面向。香港文化,其實跟台灣、韓國、日本等國家及地區比較,也有其特色,足以與其他國家的文化發生對話。可是香港這個城市的生活節奏非常急促,很多事物如不能當下保存下來,便會很快消失。編輯香港小說選,有助香港的文化面貌更清晰,不讓這些作品消散。而我只是在這項偉大工程中貢獻個人小小的力量。」他這一番說話似曾相識。《小說選》的作者也斯從前也提到,從香港的文化土壤的長出來那種混雜的、多元的文化,從來不渺小。逝者如斯。但有燈,就有人。有香港小說,就有香港人。還望編輯香港小說選這項工程經「重新啟動」後能一路傳承下去。
(原刊《明報》2013.10.20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