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5月11日

《犬之島》:野良犬


    
         《犬之島》(Isle of Dogs)是鬼才導演韋斯安德遜Wes Anderson的新作,是一部定格stop-motion)動畫片,影片奪得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,而當然,《犬之島》貫徹了韋斯安德遜的作者特色和影像風格,例如傻呵呵的小子、童話一般的世界、少年冒險、拯救大行動、歷險或逃跑的情節、喜劇的笑料、善良最終的勝利等等,視覺表達上多用直角的橫向或縱向搖鏡,平面如圖畫書的畫面
             回望二十年來的韋斯安德遜的作品,《犬之島》跟《撬牆腳》(Rushmore)、《癲才家族》(The Royal Tenenbaums)、《大吉利是有限公司》(The Darjeeling Limited)、《小學雞私奔記》(Moonrise Kingdom)和《布達佩斯大酒店》(The Grand Budapest Hotel)稍為不同,本片用定格動畫形式,因此尤其與《狐狸先生無得頂》(Fantastic Mr. Fox)相近。
          另一方面,《犬之島》的日本元素甚多,令人想起《挑戰者1號》(Ready Player One)的文化挪用――事實上,韋斯安德遜對亞洲文化一直感興趣,但過去多集中於印度,如《大吉利是有限公司》
    《犬之島》的背景是日本,一個對狗狗充滿敵意的世界,不少狗狗都身患犬流感,新當選的巨崎市市長小林簽署法令,小狗狗都流放到垃圾大量堆積的「犬之島」,與人間隔離。即使科學家渡邊指出,即將研發出犬流感疫苗,也未解改變惡法。
市長養子小林中,是典型的韋斯安德遜電影人物。他駕駛小型飛機,決心去「犬之島」尋回愛犬,雖然墜機,但他和五隻狗狗展開了一段尋狗的旅程。另一邊廂,交流生翠絲獲加,也查探到重要線索,更有良方可以救治狗隻。最終各方力量集合,由「犬之島」回到巨崎市,突破難關。
忠誠是狗狗的天生本性,也是《犬之島》的核心精神,電影的基本情節,就是從危機中看主人與狗狗的關係,雙方能否同心面對難關,而忠誠是雙方的最重要聯繫。另一方面,《犬之島》也有頗強的政治色彩,尤其是政治領導者的陰謀詭計和惡法,當然透過年輕人、黑客和狗狗的努力,可以化險為夷,然而電影中小林市長的轉變還是太快,童話世界畢竟就是有一點簡單化。
日本文化的挪用是《犬之島》的特色,太鼓、相撲、浮世繪、俳句、櫻花,都有利用,形成很強烈的視覺特色,但大量的挪用,也難免浮光掠影。韋斯安德遜說《犬之島》受到黑澤明電影的影響,影片甚至用了《七俠四義》和《酩酊天使》的音樂,十犬在荒野對峙更令人想到《用心棒》和《七俠四義》,而整體情節也可以跟《野良犬》比較。
《野良犬》說的是青年刑警村上在酷熱天氣下到靶場進行射擊訓練,之後在擠迫的巴士上遺失了配槍,於是村上探入社會(尤其是戰後日本東京的低層社會),找回失槍,而《犬之島》則是少年到荒蕪的「犬之島」,找回愛犬,同樣是透過尋找,了解到社會殘酷的真像。
當然,黑澤明的影響,更多體現在個別情節、場面和視覺元素上,而非內在精神層面。畢竟《犬之島》裡裡外外都是韋斯安德遜的個人風格和世界觀,而戰後艱難度日的時代早已遠去,面前卻是民主社會的低潮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