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興福寺走到元興寺,然後在高畑町一帶胡亂地走,看見破舊的路牌寫上「志賀直哉舊居,前三百米」字樣,不禁好奇地要將它找出來。
我只讀過志賀直哉的半自傳式長篇小說《暗夜行路》,頗欣賞小說的後篇,故事場域從東京轉往京都,婚後的謙作受命運播弄,獨自往鳥取的伯耆大山,斷絕人際,以求自適。謙作抱著病軀,慢慢地溶入大自然之中,踏入通往寬恕與永恆的路。《暗夜行路》的後篇結尾,替小說平添了不少分數。
抵達志賀直哉舊居,我才知道《暗夜行路》的後篇正是完成於此間。1929年,四十六歲的志賀直哉移居到此自行設計的房子,一住九年。舊居室內樸素雅靜,除了壁上掛著的文人合照和小說手稿,幾無一物。
室外庭園侷促,牆垣低矮,草木也不美不芳,但遙向北望,可見御蓋山和春日山,那裡樹木連天,有不少古老的白樺樹。志賀直哉屬白樺派作家,1910年,他與武者小路實篤、有島武郎等人創辦《白樺》雜誌,標榜理想主義、個人主義、為人生而藝術。住在此間,想必叫他想起不少舊友和往事。
往事如煙,早年志賀直哉曾經加入日本神學界領袖內村鑑三的聖經研究會,深受影響。他在〈憶內村鑑三老師〉一文中坦言:「我因為老師的關係,湧起了嚮往公正、厭惡虛偽不公的心境,這實在是非常可貴的事。」
從內村鑑三到白樺派再到《暗夜行路》,彷彿有一條虛線穿過了作家真誠的心。而眼前志賀直哉舊居內室四壁清白,擺設都搬走了,略嫌冷清。作家的形象慢慢地變得清晰,但又更顯得孤孑寂寥。
我只讀過志賀直哉的半自傳式長篇小說《暗夜行路》,頗欣賞小說的後篇,故事場域從東京轉往京都,婚後的謙作受命運播弄,獨自往鳥取的伯耆大山,斷絕人際,以求自適。謙作抱著病軀,慢慢地溶入大自然之中,踏入通往寬恕與永恆的路。《暗夜行路》的後篇結尾,替小說平添了不少分數。
抵達志賀直哉舊居,我才知道《暗夜行路》的後篇正是完成於此間。1929年,四十六歲的志賀直哉移居到此自行設計的房子,一住九年。舊居室內樸素雅靜,除了壁上掛著的文人合照和小說手稿,幾無一物。
室外庭園侷促,牆垣低矮,草木也不美不芳,但遙向北望,可見御蓋山和春日山,那裡樹木連天,有不少古老的白樺樹。志賀直哉屬白樺派作家,1910年,他與武者小路實篤、有島武郎等人創辦《白樺》雜誌,標榜理想主義、個人主義、為人生而藝術。住在此間,想必叫他想起不少舊友和往事。
往事如煙,早年志賀直哉曾經加入日本神學界領袖內村鑑三的聖經研究會,深受影響。他在〈憶內村鑑三老師〉一文中坦言:「我因為老師的關係,湧起了嚮往公正、厭惡虛偽不公的心境,這實在是非常可貴的事。」
從內村鑑三到白樺派再到《暗夜行路》,彷彿有一條虛線穿過了作家真誠的心。而眼前志賀直哉舊居內室四壁清白,擺設都搬走了,略嫌冷清。作家的形象慢慢地變得清晰,但又更顯得孤孑寂寥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