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9月19日

2011年9月9日

夜未央──《情迷午夜巴黎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走來走去,在巴塞隆拿,回到紐約,再往倫敦,終於到人見人愛的巴黎一遊。活地阿倫Woody Allen)似乎要在歐洲遊歷一番,尋找背景與題材。說實話,沒有多少個城市比巴黎將歷史建築保留得更好了。這一次,活地阿倫完全選對了――聖母院、蒙馬特、西堤島、羅浮宮、塞納河、凡爾賽宮、橘園美術館、亞歷山大三世橋……人人都會輕輕說一句,我愛巴黎,也愛情迷午夜巴黎》(Midnight in Paris
             選對了地方,也選對了人。情迷午夜巴黎》中,總統夫人擔任羅丹美術館的導賞員,Owen Wilson飾演的作家、編劇,活地阿倫上身。作家的未婚妻性感但頭腦簡單,有一個傾向極保守派別茶黨的商人父親。未婚妻InezRachel McAdams飾演,我記得她在晨早兜巴星》(Morning glory2010)與戴安姬頓(Diane Keaton)有不少對手戲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在片中,作家Gil和未婚妻一家來到巴黎,Gil一方面面對未來岳父的保守、未來外母的勢利、未婚妻的出軌、未婚妻好友的賣弄。另一方面,Gil陶醉於創作、城市、想像、懷舊與浪漫的氣氛中,他竟然在午夜乘車穿越時間,去到二十年代的巴黎,作家腦海中的黃金年代。在那裡可以見到作曲家Cole Porter、畢卡索、迷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代表作家海明威和《大亨小傳》(The Great Gatsby)、《夜未央》(Tender is the night)作者費滋傑羅F. Scott Fitzgerald)、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和曼雷(Man Ray),還要跟布紐爾(Luis Bunuel)討論當時(二十年代尚未面世的滅絕天使》(The Exterminating Angel1962)。如此過足了懷舊癮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然而更重要的是女性。活地阿倫的電影總不脫離存在的焦慮,他要尋找心靈的出路,也樂於在冷嘲熱諷之間尋找黑式幽默,他似乎不會像男子氣概的海明威般,將愛與死都體驗到最極致,但逃避過了頭,又會透過文藝圈教母斯坦因Gertrude Stein)的口,提醒自己和大家要用創作尋找生存的勇氣Gil二十年代遇上畢卡索情婦Adriana――不錯,Ariadne是酒神的妻子,在尼采眼中酒神的本質是醉,是幸福的狂喜,所以在情迷午夜巴黎中,Gil嗜酒,人們也以為他瘋了,其實他沾沾自喜於個人的狂歡裡,而影片就好像是活地阿倫執導的希臘喜劇,一眾演員帶上了著名作家和藝術家的面具」,遊走於巴黎這個舞台上,讓Gil和我們看過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另一方面AdrianaMarion Cotillard飾演,竟教我想起《潛行凶間》(Inception),GilAdriana乘馬車去了歐戰前的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),構成了兩層的夢境――作家理想的二十年代和Adriana理想的美好年代,而Adriana《潛行凶間》的妻子,逗留在夢中不返,反而Gil知道美好年代的人心目中,最理想就是文藝復興年代,他到底看清了懷舊與幻想是無止境的,於是決定面對現實,不再逗留,回到比較平庸2010年。影片結束時,Gil與同聲同氣的Gabrielle走在雨中的巴黎――提外一句,飾演GabrielleLéa Seydoux實在有幾分像年輕時的米亞花露Mia Farrow)呢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對觀眾而言,《情迷午夜巴黎》是一場好夢,活地阿倫與巴黎確是絕配。又當大家繼迷失決勝分Match Point2005)和《情迷巴塞隆拿》Vicky Cristina Barcelona2008)之後,再一次對活地阿倫另眼相看(三年又三年就有一次大讚賞),電影得到正面評價,國際大賣,由此現象可以參考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)的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)理論。情迷午夜巴黎》作為文化消費品,反照出觀賞者的文化品味甚至教育水平及社會階級。有一些文化修養的middlebrow可被理解為情迷午夜巴黎的觀眾群體,他們也許不單單滿足於消費俊男美女的面孔和巴黎――流動的饗宴、美麗的花都(雖已交易了一些內在的文化資本中產觀眾帶著文化上的良好願望Cultural Goodwill),希望以知識拉近和上層正統文化之間的區隔差距,獲得向上流動。因此,情迷午夜巴黎》更像是一個文化和藝術的知識考驗遊戲,可能有人像山寨知識分子大放厥詞,惹人暗笑;有人一聲不吭,拘泥緊張;也有人徜徉其中,樂此不疲。

2011年9月1日

《簡愛》的欲望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今年勃朗特兩姐妹再獲注目,夏洛蒂.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的《簡愛Jane Eyre和艾米莉.勃朗特Emily Brontë)的《咆哮山莊》Wuthering Heights)都有新版改編電影,後者由90後.少女.性起義Fish Tank2009)導演Andrea Arnold操刀,前者由日裔美國導演Cary Fukunaga拍攝。如此組合,好似有點離奇。
        本文只談《簡愛》。《簡愛》的影視改編甚多,其中有Robert Stevenson1943年版,電影由赫胥黎Aldous Huxley《美麗新世界》[Brave New World]作者)等編劇,此版本可用「大刀闊斧」四個字來形容,將一切變得精簡,St. John Rivers和他的姊妹一段完全刪去。演員方面,奧遜威爾斯Orson Welles)徹底蓋過鍾芳婷Joan Fontaine),伊莉莎伯泰萊Elizabeth Taylor)飾演簡愛的小時好友Helen Burns令人難忘。另外我也看過2006年的BBC電視版,四小時的篇幅,忠於原著,製作精良,以電視製作論可謂成功。至於五十年代香港,也有兩個改編版本,一是簡娘1955),另一是《梅姑》1956)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1年的新版《簡愛》捉緊了原著愛情與法規衝突的基本主題,獨特之處在於電影最開頭,導演由簡愛不能與Edward Rochester結婚,在離開Thornfield到遇上St. John Rivers一家兄妹的路上開始,再倒敘到簡愛的童年。為甚麼要倒敘呢?大概新版要著眼於人物的回憶及內在心理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《簡愛》也許算不上最數一數二的小說傑作,但詮釋空間倒有不少,小說既現實,又浪漫,是成長小說,又有哥德式小說影子,電影具有自傳色彩,又深具宗教內涵,小說的社會道德意味濃厚,也是女性主義批評家倚重的文本。起初,我還以為年輕導演會放大小說的Gothic元素,有倒是有,但終究不多,新版《簡愛》輕輕點明女性心理與欲望,就見編導的用意了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讀者都會記得,在Edward Rochester差點被燒死的一晚,簡愛聽到惡魔似的笑聲,她因為害怕走到大廳,然後救了Edward Rochester的性命。新版《簡愛》有重要一筆,就是簡愛用蠟燭照亮牆上的女性裸體畫像,換言之,電影強調了簡愛對身體以至情欲的覺醒或壓抑,整個放火事件與這個小片段連帶起來,我們甚至可以說,樓上的瘋女人就是簡愛內心欲望壓抑的一種象徵,而放火就是一種宣泄。結婚令欲望壓抑可以消解,但因為Edward Rochester重婚的緣故,更大的壓抑出現,簡愛到了St. John Rivers一家(回到影片開初),她仍念念不忘Edward Rochester(電影中簡愛甚至幻想Edward Rochester踏雪而來並吻她),在此期間樓上的瘋女人放火毀滅了Thornfield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以女性欲望理解原著《簡愛》,大概也不算很新鮮的見解,但創作人終究拿出了一己的閱讀方案。總的來說,新版《簡愛》是從比較貼近現代人的目光看簡愛的經歷,但也尊重原著,與Robert Stevenson版對宗教的武斷抹除不同,新版還保留宗教元素一席之地,而結尾簡愛再遇Edward Rochester,導演用了大量棕色色調,留下一種肅殺的氣氛,又與BBC電視版的大團圓大相逕庭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演員方面,飾演Edward Rochester的最佳人選依然是奧遜威爾斯,他演活了角色的多面性,如深情、無力、苛刻、善變等等新版的Michael Fassbender演出不錯,還是技遜一籌。至於簡愛的選角上,Mia Wasikowska則比鍾芳婷為佳,很重要一點就是因為Mia Wasikowska相貌頗似夏洛蒂.勃朗特,如此為《簡愛》的自傳色彩留下了註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