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30日

小城故事:香港電影中的澳門

 
(刊於《嘉模講談錄:兩城對讀》)

2015年12月29日

在澳門基督教墓園(選二)

(刊於《澳門筆匯》第55期2015年12月號)

2015年12月28日

2015年12月24日

澳門二講

1.嘉模講壇:小城故事:香港電影中的澳門
日期及時間:26/12() 15:50-17:30
地點:嘉模會堂


2.【有詩小聚】: 詩與日常
日期及時間:27/12() 15:30-17:30
地點:何東圖書館

2015年12月7日

鬼太郎水木茂

(刊於《明報》2015.12.6)

2015年11月23日

香港足球王國與身分政治

(刊於《明報》2015.11.22)

2015年11月12日

2015年9月27日

看黃般若香江畫作

(刊於《明報》2015.9.26)

2015年9月20日

愛荷華詩抄

(刊於《明報》2015.9.19)

2015年9月15日

年輪

 (刊於《藝文青》第七期)

2015年9月6日

2015年9月1日

《伊朗的士笑看人生》:骯髒的現實主義

 (刊於《大頭菜文藝月刊》第一期)

2015年8月20日

波蘭藝文版圖

(刊於《聲韻詩刊》第二十五期)

2015年8月17日

2015年8月13日

八月一講

投奔怒海》映後座談會
日期及時間:16/8() 19:00-21:30
地點:香港電影資料館

2015年8月12日

2015年8月10日

博精深新林家聲

(刊於《明報》2015.8.9)

2015年7月31日

過於寂靜的喧囂:《性本無言》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去年有兩部烏克蘭電影受到一定關注,一部是羅斯尼薩Sergei Loznitsa的紀錄片《佔領廣場》(Maidan),另一部是史拉波斯比斯基Myroslav Slaboshpytskiy的首部劇情長片性本無言》(The Tribe),兩部電影以長鏡頭為主,取態都冷靜,甚至有一點點冷酷、抽離。
性本無言》相當寫實,特色也明顯,例如全片角色都是非職業演員、聾啞人士,只有手語,而沒有任何對白或字幕。電影以烏克蘭一所聾啞少年寄宿學校為背景,在沉默無聲的環境中,卻充滿欺凌、霸道、犯罪和賣淫活動,新來的學生由於好打得,適應力強,很快由局外轉入局內。
電影以權力關係為刻劃中心,冷眼看一個弱肉強食,適者生存的野蠻部落世界,一切服從叢林法則The Law of the Jungle)。外在環境方面,大量的牆上圖鴉,映照當地年輕人的反叛與不滿,木工老師協助女生賣淫,揭示教育出了問題,不少的廢墟也反映了當地的經濟相當蕭條,有些人想移民他方或出國賺錢(如意大利)
性本無言》的年輕人世界,上有領袖,中有流氓,下有妓女和智障的學生,層層疊疊。權力關係也引申到地緣政治,尤其是烏克蘭地處強國俄羅斯的邊陲,不斷受到侵擾,克里米亞危機就是最佳例子,烏克蘭逐漸成為失語(喪失話語權的國家。電影中,歷史教師教授歐盟和北約兩大國際組織,多少暗示國際政治與地緣政治對烏克蘭的影響力,而國際關係離不開軍事實力、跨國剝削以至權勢角力,電影中的聾啞少年寄宿學校,只是一個縮影。
電影沒有對白,只有手語sign language,加上視覺語言visual language和身體語言body language)表達,大多數觀眾不能全面理解溝通內容,只可意會,於是帶來不少理解和詮釋的空間,觀眾也被動地需要適應電影展現出來的處境。當然影片沒有口語spoken language),不表示觀眾不能明白。
性本無言》展現了現實的殘酷,一切寂然無聲,那怕是聾啞學生給大貨車輾過,也是無聲無息,而最終聾啞少年的大報復,我們只看到動作和物件的聲音,人好像物化了,反映自然的規律:受傷就流血,重傷就致死,沒有人道與感情。又正如法國思想家薇依Simone Weil)在《伊利亞特》,或力量之詩The Iliad, or The Poem of Force)所說,「力量,就是把任何人變成順服它的物。當力量施行到底時,它把人變成純粹意義的物,因為,它把人變成一具屍體。原本有個人,但瞬息之間,不再有人。」
電影中的聾啞少年,愛上同是聾啞的賣淫女生,他們第一次發生關係,沒有感情可言,後來有了感情的基礎,但最終只有赤裸裸的欲望與佔有,回到沒有感情的原點,片中的男女關係,再一次強調了人的物化主題,而墮胎一段,以長鏡頭冷眼旁觀,不動聲息,主題如一。
性本無言》也有用反諷的手法,其身不正的木工老師,教聾啞少年做木槌,冷不防到了晚上,聾啞少年夜襲木工老師,到他的家搶錢(顯然一些錢是賣淫女生的肉金)。而電影最終展現聾啞少年的大報復,正是邊緣者向強勢中心的反擊,殘酷之餘,也別有政治意味。

2015年7月9日

《龍虎風雲》:林嶺東的烈火迷城

(刊於《號外》第466期MOVIE EXTRA)

2015年7月7日

2015年6月27日

木鋸

(刊於《明報》2015.6.27)

2015年6月25日

遠離塵囂:《瘋戀佳人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丹麥導演湯瑪士溫德堡Thomas Vinterberg)以電影《誣網》(The Hunt2012),獲得不少讚賞,想不到,他接著執導了改編自英國小說家哈代Thomas Hardy)的《瘋戀佳人》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1874,以下原著書名直譯為《遠離塵囂》),完全是另一個世界。
《遠離塵囂》是哈代邁向成熟的小說作品,沒有後期作品如《黛絲姑娘》Tess of the d'Urbervilles1891—92)和《無名的裘德》Jude the Obscure1895)的濃厚悲觀色彩,當時另一位重要小說家亨利詹姆斯(Henry James)對《遠離塵囂》寫下相當負面的評論,他認為哈代不過是摹仿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)的手法,「表面上寬厚地放任她的那些怪誕的人物,從無所不知的分析高度注視著他們。」哈代創作論集亨利詹姆斯認為《遠離塵囂》太冗長,而重心目的是要表現Gabriel Oak默默而專一的愛情。
《遠離塵囂》有十九世紀英國小說的常見元素,包括婚戀、遺產、門弟,再加上哈代擅長的威塞克斯(Wessex)田園風光描寫,在電影《瘋戀佳人》中,這些時而難免連篇冗長的描寫都沒有了,空鏡頭的作用並不是十分重要,重點已落在四個主要角色的人物關係,Gabriel Oak一如天使般守護,如橡樹般穩重,如羊般單純,他處於一定的分析高度,成熟處世,甚至像監察的評判,看守並糾正Bathsheba EverdeneCarey Mulligan飾)。Bathsheba如拔示巴為(不止一個)男人所迷戀,除了Gabriel Oak,還有敏感的單身漢William Boldwood和風流的偷心者Sergeant Frank Troy
亨利詹姆斯認為小說以Gabriel Oak的愛情為主,然而電影一開始卻由Bathsheba的一小段獨白開始,後來電影的改編相當服從原著,同時也將Bathsheba放置在中心位置,她得到遺產後,從鄉間搬到城鎮,成為事業型的獨立自主女性,在農作物買賣場中獨排眾議,而Gabriel就由於意外而一無所有,屈居為Bathsheba手下田莊的牧羊人,成為一員得力助手。在感情上,電影著眼於三角關係,可是Boldwood的性格心理基本上沒有深究,相當空洞單一,而Bathsheba選擇Troy,也似乎沒有太多著墨。最終,Gabriel如願以償,打破了地主與農人的階段分野,同時也將男女重新納入到家庭關係,而對於Bathsheba當時的處境,這是最好而且順理成章的選擇,但無論如何,他拒絕Gabriel(一開始時)和Boldwood,選擇TroyGabriel(在最後時),都是個人抉擇,甚至最終嫁給Gabriel,也是頗為主動地將二人推進到婚姻關係。
《遠離塵囂》曾不止一次改編為電影(另一著名版本由John Schlesinger執導),湯瑪士溫德堡的處理相當明快,跟閱讀哈代原著時的感覺截然不同。而另一方面,《瘋戀佳人》也欠缺了一點個性,跟一般改編十九世紀英國小說的影視作品,沒有太大分野,《瘋戀佳人》沒有《誣網》的冷酷沉重,也沒有分析的高度,也許哈代的後期作品更值得改編,但是要面對另一些好版本如波蘭斯基的《黛絲姑娘》(Tess)和米高溫達波頓(Michael Winterbottom)的《絕戀》(Jude)。

2015年6月24日

香港國際電影節回顧

 (刊於《城市文藝》第七十七期)

2015年6月15日

從傳記文學了解六十年代的香港

 (刊於《文學評論》第三十八期)

2015年6月3日

六月一講

公路電影工作坊:開車──公路電影入門
日期及時間:7/6 (日) 14:30-16:30
地點:香港太空館演講廳

2015年5月19日

五月五講

一、浮世香港:也斯及其視野
日期及時間:2/5 () 16:00
地點:香港文學生活館

二、「新世紀香港小說趨勢」研討會
日期及時間:9/5 (六10:00-17:00
地點:饒宗頤文化館

三、《可憐天下父母心
日期及時間:11/5 () 19:00
地點:深圳蛇口東林小築

四、「視覺再現、世界文學與現代中國和東亞的左翼國際主義」研討會
日期及時間:23/5() 11:00-12:30
地點:中文大學

五、愛麗絲漫遊記》映後座談會
日期及時間:24/5() 14:30-17:00
地點:香港科學館演講廳

2015年5月4日

2015年5月2日

戴望舒與馬博良的文學翻譯

(刊於《香港文學》第365期)

2015年4月24日

2015年奧斯卡電影回顧

(刊於《城市文藝》第76期)

2015年4月20日

《修女伊德》與公路電影

(刊於《HKinema》第十期 )

2015年4月2日

四月三講

一、我城「社區放映會」座談會
日期及時間:2/4 (四) 14:00
地點:The Grand
導演陳果將出席與影評人鄭政恆對談

二、馬博良譯詩的傳承與轉化
日期及時間:12/4 (日) 15:00-16:30
地點:序言書室

三、電影文化談
日期及時間:25/4 (六) 15:45-16:30
地點:時代論壇

2015年4月1日

導讀:香港、文學、電影/親愛的新生活:徐訏與李翰祥的《後門》

(刊於《明月》二零一五年四月號,導讀見《明報》2015.4.4)

2015年3月17日

2014 年香港詩集回顧

(刊於《字花》第五十四期)

2015年3月13日

兩天一夜:《公投飯票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戴丹兄弟(Dardenne Brothers)的電影《公投飯票》(Two Days, One Night)確實帶有左翼人文色彩,同時充滿他們的寫實風格,以長鏡頭為主,放棄配樂,除非電影角色開收音機,否則也沒有歌曲。
        女主角Sandra由影后Marion Cotillard素顏演出(電影中的Sandra在公園說我但願是那隻唱歌的小鳥,幽了扮演過Edith Piaf的瑪莉安歌迪娜一默,Piaf即麻雀),她是抑鬱症病人,經常哭泣,Women on the Verge of a Nervous Breakdown,可是抑鬱的不只是她,我們還看到社會的抑鬱、抵抗的抑鬱、歐洲的抑鬱。電影中的Sandra有抑鬱症,工廠打算裁掉她,並以投票方式決定:Sandra留下來,還是十六位員工每人拿一千歐羅花紅。Sandra不想失業,於是在兩天一夜裡找十六人拉票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電影在比利時拍攝,而歐盟總部正在該國,理解這部電影的一個角度,就是從當代歐洲社會政治處境出發,甚麼處境?就是歐洲工業發展面對亞洲威脅(Sandra老板的顧慮),歐洲經濟發展的下行風險(許多家庭的顧慮),歐洲的多元文化環境,以至於民主政治在謊言和利益操縱下的危機。
            《公投飯票》從道德焦慮的角度,展現當代社會中的義利之爭。所謂君子喻於義,小人喻於利,義利之爭,古人已見,來到當下社會,情形依然相當複雜,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互相對立,善好不一定伸張,形成民主的脆弱一面。Sandra走訪十六家遊說拜票(一位未能在投票日前見面),從人的生活、討論甚至爭鬥中,我們看到重義與重利的論爭,可以帶來社會撕裂:夫妻離婚收場,父子揮拳相向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電影呈現出十七個人或家庭的生活面貌,但同時展現了人的內在面貌:有人友好,有人善良,有人無奈,有人下流。另一方面,主角走訪多處,人總是在車上,在路上,人與社會外界有接觸,可是溝通困難,主角不斷拒聽同事的電話,與一些同事根本無法溝通,與丈夫也不熱切,甚至乎Sandra在抗爭的過程中面臨崩潰,情緒悲觀絕望,更自覺尊嚴掃地,甚至仰藥自盡。電影平衡了外在世界和內在世界的複雜面,可是我還是嫌Sandra的丈夫太過好男人,而Sandra自殺一段也拍得不是太好。
             《公投飯票》有左翼人文色彩,勞動階層與管理階層之間,形成階級分歧,這場為飯碗的鬥爭,打成平手,而最後義利之爭回到主角Sandra自己。綜合來看她正是脆弱的道德化身,而所謂社會道德,就是不犧牲邊緣群體的生計,不論他是病人或是有色人種。電影恰恰展現了比利時歐洲)的多元文化環境,十七人中有黑人、白人、伊斯蘭教徒(可是未見華人),從當代社會的文明衝突狀態可知,他們要共存其實不容易(今年初就有查理周刊總部槍擊案),戴丹兄弟以人文關懷展現出道德勇氣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有人說「我討厭政治」「我唔理政治」,可是從《公投飯票》中,我們看到「生活本身就是政治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