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3月17日

2014 年香港詩集回顧

(刊於《字花》第五十四期)

2015年3月13日

兩天一夜:《公投飯票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戴丹兄弟(Dardenne Brothers)的電影《公投飯票》(Two Days, One Night)確實帶有左翼人文色彩,同時充滿他們的寫實風格,以長鏡頭為主,放棄配樂,除非電影角色開收音機,否則也沒有歌曲。
        女主角Sandra由影后Marion Cotillard素顏演出(電影中的Sandra在公園說我但願是那隻唱歌的小鳥,幽了扮演過Edith Piaf的瑪莉安歌迪娜一默,Piaf即麻雀),她是抑鬱症病人,經常哭泣,Women on the Verge of a Nervous Breakdown,可是抑鬱的不只是她,我們還看到社會的抑鬱、抵抗的抑鬱、歐洲的抑鬱。電影中的Sandra有抑鬱症,工廠打算裁掉她,並以投票方式決定:Sandra留下來,還是十六位員工每人拿一千歐羅花紅。Sandra不想失業,於是在兩天一夜裡找十六人拉票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電影在比利時拍攝,而歐盟總部正在該國,理解這部電影的一個角度,就是從當代歐洲社會政治處境出發,甚麼處境?就是歐洲工業發展面對亞洲威脅(Sandra老板的顧慮),歐洲經濟發展的下行風險(許多家庭的顧慮),歐洲的多元文化環境,以至於民主政治在謊言和利益操縱下的危機。
            《公投飯票》從道德焦慮的角度,展現當代社會中的義利之爭。所謂君子喻於義,小人喻於利,義利之爭,古人已見,來到當下社會,情形依然相當複雜,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互相對立,善好不一定伸張,形成民主的脆弱一面。Sandra走訪十六家遊說拜票(一位未能在投票日前見面),從人的生活、討論甚至爭鬥中,我們看到重義與重利的論爭,可以帶來社會撕裂:夫妻離婚收場,父子揮拳相向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電影呈現出十七個人或家庭的生活面貌,但同時展現了人的內在面貌:有人友好,有人善良,有人無奈,有人下流。另一方面,主角走訪多處,人總是在車上,在路上,人與社會外界有接觸,可是溝通困難,主角不斷拒聽同事的電話,與一些同事根本無法溝通,與丈夫也不熱切,甚至乎Sandra在抗爭的過程中面臨崩潰,情緒悲觀絕望,更自覺尊嚴掃地,甚至仰藥自盡。電影平衡了外在世界和內在世界的複雜面,可是我還是嫌Sandra的丈夫太過好男人,而Sandra自殺一段也拍得不是太好。
             《公投飯票》有左翼人文色彩,勞動階層與管理階層之間,形成階級分歧,這場為飯碗的鬥爭,打成平手,而最後義利之爭回到主角Sandra自己。綜合來看她正是脆弱的道德化身,而所謂社會道德,就是不犧牲邊緣群體的生計,不論他是病人或是有色人種。電影恰恰展現了比利時歐洲)的多元文化環境,十七人中有黑人、白人、伊斯蘭教徒(可是未見華人),從當代社會的文明衝突狀態可知,他們要共存其實不容易(今年初就有查理周刊總部槍擊案),戴丹兄弟以人文關懷展現出道德勇氣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有人說「我討厭政治」「我唔理政治」,可是從《公投飯票》中,我們看到「生活本身就是政治」。

2015年3月10日

2015年3月8日

《荒謬啟示錄》與《利維坦》

俄國導演安德烈‧薩金塞夫Andrei Zvyagintsev)以首部劇情片《爸不得愛你》(The Return2003)技驚四座,儼然是塔可夫斯基(Andrei Tarkovsky)和蘇古諾夫(Alexander Sokurov)的傳人。可是隨之而來的《婚姻休止符》(The Banishment2007)及《母親的罪愛》(Elena2011)未見躍進,《荒謬啟示錄》Leviathan2014)卻來得雅俗共賞,有一些段落令人想起塔可夫斯基(如家的摧毁和新教堂興建),可是如今,犧牲和信仰的力量不足,世界充滿欺詐和破壞。
《荒謬啟示錄》的原來片名是Leviathan利維坦),跟《聖經•約伯記》的典故相關,影片中也有一個神父向男主角念了《約伯記》的經文。然而《利維坦》也是霍布斯(Thomas Hobbes)的政治論著。施特勞斯(Leo Strauss)的霍布斯政治哲學的基礎和源頭》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Hobbes : its basis and its genesis)指出,霍布斯的政治哲學以自然欲望(虛榮自負)和自然理性(因暴力而死的恐懼)為出發點。霍布斯不再重視自然義務、榮譽原則與神明權威,重點轉移到國家的人為權威。
權力是《荒謬啟示錄》的重心,影片以一個俄國海邊小鎮的拆遷事件為背景,折射出國家的威權、地方政府的霸權,教會依附政權。而中層的市民面對不合理拆遷,運動法律訴訟權利抗議,也用公民的監察權來抵抗,可是沒有效用。
電影的批判力甚強,諷刺了一眾蘇聯共產主義時期的領袖,而透過地方領導Vadim暗示普京的霸權,官商勾結,忽視黎民百姓。教會領袖在講壇上教信眾分辨是非,可是教會領袖跟地方領導Vadim太密切了,他口講權柄,只懂附和,不作半點批判,教會空有宣講,根本沒有實踐。《荒謬啟示錄》中,舊教堂已是斷垣殘壁,成為街童飲酒抽煙的地方,而新教堂表面光鮮,其實藏汙納垢,並不光彩。
面對拆遷,一家之Kolya找來昔日的軍中朋友、今日的莫斯科律師Dmitri,可是他未能維權,無功而還。Dmitri講求事實與證據,可是欠缺道德原則,面對因暴力而死的恐懼,只能默默離開小鎮。Kolya內心憂愁,在街上面對買麵包的神父,神父告訴他約伯記》的故事,但Dmitri並沒有思考苦難和信仰的意義,後來神父買來的其中一塊麵包轉贈給一戶豬農,那些豬大嚼大吃,遲早不知不覺中被殺,活像Dmitri的人生。
《荒謬啟示錄》真的有大海魚利維坦),有時是只剩一排魚骨,像空洞的罪惡結構,總是不滅,Dmitri的兒子哭著走過這排大魚骨,有時大海魚是活生生的在黑暗的海裡游,反映現實生活的罪惡,Kolya的妻子走到大海,海中有大魚,她絕望自殺,作為繼母,Dmitri的兒子不愛她;作為妻子,她也不愛Kolya
大海魚利維坦是國家權威的象徵,在電影中,神權和政權統合了,人的生存意義從此失卻,社會剩下絕望和虛偽,幸而Dmitri的兒子在他人的同情下,找到另一個家。

2015年3月4日

《獵狐捕手》:精英的崩潰

獵狐捕手Foxcatcher)在奧斯卡金像獎有五項提名,就是沒有提名最佳電影,最後空手而回,本片是Bennett Miller《冷血字傳》Capote)、魔球Moneyball)之後的第四部長片,批判力甚強,他更憑獵狐捕手奪得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獎。
影片以列根時代的美國為背景(美蘇冷戰的陰影還在,但已近尾聲),主角馬克是曾經奪得奧運金牌的摔角手,哥哥迪夫是馬克的教練,可是權貴杜邦先生邀請馬克過檔,到他的獵狐莊園組織新團隊,然而馬克發現杜邦名過其實,令三人的關係改變。
獵狐捕手》的杜邦是美國的愛國主義者,精英階層,販賣軍火,有財有勢,他認為國家需要英雄形象,重建聲威,在體壇與蘇聯對峙,杜邦代表了右翼的美國思想,倚仗軍力、財力和國力。
杜邦跟他的母親不和,母親熱愛馬術,崇尚高雅和精緻,在她眼中,兒子杜邦鐘愛的摔角運動低俗。摔角是一種比較男性化的運動,在影片中摔角也通向同性性愛的暗示,杜邦和馬克有非比尋常的緊密接觸。在馬克奪得世錦賽時,他們的關係本來非常要好,可是馬克一步步發現,杜邦的生活和理念其實千瘡百孔,更令馬克和迪夫的兄弟關係不斷變質。
所謂美國愛國主義,只是用金錢收買人,最後更是赤裸裸的謊言和暴戾。杜邦網羅了馬克,進一步也將迪夫甚至摔角聯會都收歸旗下。可是馬克在漢城奧運的表現未如理想,立刻就被掃地出門,一切以成本效益為標準。而最後,馬克參加MMA格鬥,在迎戰的一刻,群眾高呼USA,似要說出美國就是暴力的國度,人們樂此不疲,四出攻伐,是他們的習性。
獵狐捕手》有Bennett Miller的冷酷風格,氣氛陰沉,獵狐莊園是大宅,掛著許多貴族肖像,歷史的影子無處不在,可是舊日的傳統失落,立國的根基對照今日的謊言獵狐莊園接近美國獨立戰爭時,華盛頓橫渡的德拉瓦河,影片中也有這一幅畫像的近鏡,而如今的精英階層全面崩潰了。舊時的權貴以畫像留影,在沒有攝影技術的年代留下肖像;現在的權貴以錄像留念,錄像內容卻全是歌功頌德,最後杜邦還是心有不甘,殺人奪命,將個人權力推向極端。
獵狐捕手》是一部關於精英崩潰的電影,美國夢成為了美國惡夢,其實這一兩年的美國電影都有教人反省之處,例如《飛鳥俠》Birdman)針對美國電影與超級英雄,《馬丁路德金-夢想之路》(Selma)再思公民抗命的歷史,《‪‎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》(Boyhood)有美國少年的成長,《鼓動真我》Whiplash)有競爭激烈的美國社會現狀,相對而言《美國狙擊手》American Sniper)的爭論較多,也最複雜,左中右不同角度的評論各有見解,不論是歌頌反恐,還是反反恐,都言之成理。
獵狐捕手》中,杜邦自以為可以為人表率和導師,建立父親形象,他沒有領袖的才能,卻居於領袖的位置,獵狐捕手》是一部美國電影,但對照香港的處境,還是教人百感交集。

2015年3月3日

說麒麟

(刊於《明報》2015.3.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