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2月11日

人鬼情未了:徐訏《鬼戀》賞析

(刊於art plus第74期2017年12月號至2018年1月號)

2017年12月7日

十二月幾講

1. CNEX 焦點影人系列放映 黃肇邦導演

第一日活動 ——「研習沙龍」
放映﹕《子非魚》
日期﹕十二月九日 (六)
時間﹕7:30pm - 10:30pm
地點﹕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放映室 (九龍聯合道135號 【港鐵樂富站B出口】)
主持人﹕鄭政恆 先生

第二日活動 ——「焦點訪談」
放映﹕《伴生》
日期﹕十二月十日 (日)
時間﹕2:30pm - 5:00pm
地點﹕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放映室 (九龍聯合道135號 【港鐵樂富站B出口】)
主持人: 鄭政恆 先生
映後談嘉賓﹕黃肇邦 導演


2. 室內歌劇《鬼戀》演前講座

一連三場講座,由室內歌劇:徐訏《鬼戀》的作曲家、舞台及服裝設計師、編劇與主持鄭政恆對談。粵語主講,免費入場。
時間﹕13.12.2017 (三) 、19:30 20.12.2017 (三) 19:30、10.01.2018 (三) 19:30
地點﹕香港太空館演講廳
2017年12月13日:《創作華語歌劇:以《鬼戀》為例》,講者:陳慶恩
2017年12月20日:《從文字到視覺的呈現》講者:陳志權
2018年1月10日:《最顯而易見的審美》講者:意珩

3. 九龍城書節: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?

如何選一本好「看」的書?書本設計師陳曦成和書評人鄭政恆相約在九龍城書節,與大家從書本的裡裡外外談起。

日期:17/12/2017 (星期日)
時間:下午4:00-6:00
地點:九龍城書節(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多用途室(1/F))
講者:陳曦成、鄭政恆
主辦:linepaper、EDGE Book

2017年12月5日

2016至2017年香港詩界回顧

(刊於《字花》第十期)

2017年12月1日

《再見魅了緣》:鬼魅浮生

    《再見魅了緣》(A Ghost Story)是近期的難得佳作,出入生死,哲思深刻,允為今年數一數二的美國獨立電影。導演大衛羅利(David Lowery)成長於天主教家庭,父親是達拉斯大學的神學教授。大衛羅利的首部長片作品Ain't Them Bodies Saints,由加西艾佛力(Casey Affleck)和朗妮瑪娜(Rooney Mara)主演,從影像可見泰倫斯馬力(Terrence Malick)的影響。
至於《再見魅了緣》,大衛羅利說受到以下十部電影的影響:《千與千尋》、《鬼驅人》(Poltergeist)、《皮下之慌》(Under the Skin)、《奥蘭度》(Orlando)、《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》(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)、《主婦日誌》(Jeanne Dielman)、《黑暗後的光明》(Post Tenebras Lux)、《舊夢》(Old Joy)、《不散》(Goodbye Dragon Inn)、《重生之河》(River of Fundament)。我自己沒有全部看過以上這些電影,但《千與千尋》的鬼魅形象、《皮下之慌》的視覺美感、《不散》的蔡明亮一貫風格長鏡頭等等,都顯然對《再見魅了緣》構成影響。
    《再見魅了緣》跟Ain't Them Bodies Saints一樣,由加西艾佛力和朗妮瑪娜擔綱,飾演一對年輕夫妻,可是由於車禍,二人陰陽分隔,意料不到的是丈夫的靈魂還留在人間,看著妻子,也留守著舊居,靈魂未能介入人事太多,但至少可以影響電力及形成劇烈振動。
全片開頭由許多長鏡頭組成,節奏徐緩。電影過了一半,力量就開始凝聚,重點是妻子離開舊居,丈夫看到新的房客,其中有人在屋裡開party,當中一人發表了長篇的個人演說,他由上帝談到人,而人面對死亡,一切都會流逝,不論是最偉大的作品如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,人類的文明發展,以至這個世界最終都會走到盡頭,那麼生存的意義何在?(這一幕關於人世的有限,令人想到上帝的無限,以至阿奎那的五路論證。
然後,靈魂面對舊居拆毀,在資本主義的高度發展之下,所有事情變得單一而短暫,過去的一點不留,自然被資本主義世界吞噬,魂急速下墜,由這一點開始,電影的時空跳躍更大,創作人的意圖和信息也逐步浮現。
靈魂回到過去,考察了歷史,見證人的衝突與死亡,甚至電影出現時間迴環time loop),而靈魂也從牆縫找到妻子當年留下的紙條,最終他讀到甚麼,觀眾並不知道,只知道靈魂終於放手,離開這個人世,也許是因為情愛、因為回憶、因為經歷了一段美好的動人時光,就已經足夠……
《再見魅了緣》有獨特的概念,展現一般電影沒有的哲理思考,全片建基於一個命題:人是有限與必死,那麼活著的意義是甚麼。電影沒有簡單地給予一個便捷答案,而是從靈魂的角度看,了解情之可貴,以至於我們終將要別離這個難免殘缺的世界,痛苦、分別、死亡都是必然,但情與愛是能夠留下來的。

(刊於《時代論壇》第1579期2017.12.1)

2017年11月30日

詩歌之月

(刊於《聲韻詩刊》第38期)

2017年11月17日

《雷神奇俠:諸神黃昏》:世外遺民

     Marvel超級英雄受到追捧,一點也不出奇,《雷神奇俠》系列一集比一集好看,《雷神奇俠2:黑暗世界》(Thor: The Dark World,下簡稱《雷神2》)的導演Alan Taylor順利接過首集導演Kenneth Branagh的棒,而Taika Waititi又接過Alan Taylor的棒,拍了目前為止《雷神奇俠》系列最富娛樂感和意味的《雷神奇俠3諸神黃昏》Thor: Ragnarok,下簡稱《雷神3》)。
     《雷神2》是典型的英雄與惡人二元世界,拯救世界、維護和平加上為母親復仇,更令整個行動變得十分順理成章,而一開始,創作人就加入了《啟示錄》式的末世危機,作為引子――魔鬼在無底坑裡待了一千年,然後從監牢裡出來,引發大戰。另一方面,雷神甩石退敵,令人輕易附會大衛和巨人歌利亞的猶太故事,而雷神女友Jane Foster成為邪惡力量的載體,也令我想起潘多拉的盒子。《雷神3》就有希臘悲劇的戲仿、羅馬鬥獸場一般的格鬥雷神大戰變形俠醫),以至摩西帶領猶太人出埃及式的大遷移情節。又當然,《雷神奇俠》系列的人物和九個世界,本身是取材自北歐神話。這些神話、歷史和宗教符號,在《雷神奇俠》系列中,一直十分突出,成為創意的原動力。
《雷神奇俠》系列的重點除了神話符號,就是變臉戲法。雷神的弟弟」和亦敵亦友的洛基(Loki為電影加添了趣味。作為規模不少的Marvel英雄片,少不了大混戰、大危機、大場面,但洛基一角,為電影加入了不確定因素,洛基亦正亦邪,時忠時奸,飄忽不定,是夾在中間的灰色人物,《雷神2》和《雷神3》中,他不是簡單的壞蛋,而是領路人、協助者甚至犧牲者(當然電影不時揭示他另有圖謀和詭計),他多次變臉,時而以真身與幻象示人,令人感到真假、正邪莫辨。
《雷神3》以Led Zeppelin的名歌Immigrant Song首尾響現,透露了本片的題旨和內容,Immigrant Song本來就是說維京人移民尋找新世界,歌詞中The hammer of the gods Will drive our ships to new lands, to fight the horde Sing and cry: Valhalla, I am coming,放在《雷神3》,實在天衣無縫。
雷神姐姐赫拉Hela是死亡女神,好戰而且野蠻,而且帶著狼圖騰。聖域界的士兵不服從,合力反抗,卻是徒勞無功,聖域界的居民不得不成為世外遺民,以及移民,離開原鄉。《雷神3》的尾段,雷神和弟弟洛基的最後一著,竟然是實行焦土政策,聖域界跟我們這片土地,可能也面對相似的命運。
最後一提,《雷神3》的副題是Ragnarok,即諸神黃昏,是北歐神話的重要情節,見於冰島史詩埃達Edda,世界歷劫重生,代表了循環往復的時間觀、基督教的末世觀的影響,這些傳統觀念,透過電影來到我們面前。

2017年11月4日

這就是人生:近期人物傳記片綜論

(刊於《香港經濟日報》2017.11.4)

2017年11月2日

十一月四講

1. 「文學中大」徵文比賽頒獎典禮
時間:2017年11月10日(星期五)下午3時半至5時半
地點:香港中文大學書店文化活動廳

2. 金庸分享會系列:「亦狂亦俠亦溫文-金庸的光影片段與相關收藏」
時間:2017年11月11日(星期六) 下午3時至4時半
地點:香港文化博物館 地下演講室

3. 「小說我城︰香港小說二十年 (1997 – 2017) 創作風貌回顧」
時間:2017年11月25日(星期六)上午10時半至12時半
地點:香港中央圖書館 (地下演講廳)

4. 科幻電影:控制與幻象的顯影
時間:2017年11月30日(星期四)晚上7時至10時
地點:九龍旺角彌敦道602-608號總統商業大廈十九樓B室

2017年11月1日

情感的深淵:石黑一雄小說的改編電影

(刊於《明報月刊》2017年11月號)

2017年10月29日

2017年10月13日

《媽媽!》:世界歷史與救贖歷史

    達倫艾朗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)的《媽媽!》mother!)是一部不平凡的電影,目不暇給,引人索隱。《媽媽!》是心理驚悚片,也是寓言劇,恰恰結合了導演之前的兩部力作《黑天鵝》Black Swan)和《挪亞:滅世啟示》Noah)的特色,而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)的影響也是相當分明。
《媽媽!》的場景是一間大屋,所有事情都發生在室內的封閉空間,而時間也是封閉的,反映出一種循環重複的歷史觀。
以下是劇情的簡略解讀。電影中的男女主角沒有名字,但女主角似是大地之母,男主角似是創造之神,不難對號入座,首先進入大屋的夫妻是亞當與夏娃,亞當肋骨的傷口是暗示和記認(打破水晶猶如偷吃禁果),他們的一對兒子顯然是該隱和亞伯,該隱殺了亞伯,隨後是人的墮落,直至水來,才將他們趕去(對照《挪亞:滅世啟示》
 經歷了一段美好的和平日子後,於是,又有第二次的衝擊,人們由於愛戴創造之神,從四方八面闖入大地之母和創造之神的家,但人性的醜惡腐敗、物質欲望以至戰爭殘殺,令大地滿目瘡痍,人取代了神的位置,母親與神退出了歷史(人還有獻禮物或獻祭),直至母親誕下男嬰,卻被殺害(明顯喻指耶穌基督),終於大地之母反撲,用火毀滅了人類,而歷史再一次循環重複,經歷上升與下沉。
《媽媽!》的核心之一,是《聖經》的記載,尤其是以《舊約聖經》為重心,另一方面,《媽媽!》也明顯受尼采哲學的影響,尤其是《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》Also sprach Zarathustra)的重要概念如大地和永恆輪迴,大地在尼采眼中是屬於此世的,並不是他世的,電影中的歷史觀和世界觀恰恰是循環重複,沒有超越,沒有創始成終的救贖者,永恆就是當下,當下就是永恆。
《媽媽!》的世界觀相當複雜,借用洛維特Karl Lowith)在尼采對永恆輪迴說的恢復(收於《世界歷史與救贖歷史:歷史哲學的神學前提》一書)中的說法:查拉圖斯特拉宣告了生命的永恆輪迴,這種生命在雙重意義上都是豐滿的,有創造也有毀滅、有愉悅也有痛苦、有善也有惡。」然而《媽媽!》裡面沒有超人哲學、自由意志以及永恆救贖等元素,換言之,艾朗夫斯基結合了猶太宗教的歷史敘述和尼采的永恆輪迴學說,但抽取了猶太宗教的彌賽亞信仰和尼采的超人哲學,至於大地之母,則有希臘羅馬神話的色彩。
《媽媽!》中最教人費解的一點是黃色粉末,我個人想這是強調大地之母的自我修復能力,倚靠水和土。電影導演將猶太大歷史的視野、宗教的思考、世界觀濃縮在兩個小時中,《媽媽!》確是艾朗夫斯基又一出其不意的作品。

2017年10月4日

2017年10月3日

盧九花園所見

(刊於《香港文學》第394期)

2017年9月22日

《逆權司機》:我只是個的士司機

    印象中,今年初至今看過的南韓電影不多,比較有印象的有河正宇主演的災難片《活埋35夜》,洪尚秀的藝術片《等一個人的心灣》,還有動作片《惡女》,聽說《軍艦島》也相當不俗,最近我還看到宋康昊主演的《逆權司機》,電影別具社會現實意義。
    看到片名和人名,《逆權司機》令人想到宋康昊擔任主角的另一部作品《逆權大狀》,事實上兩部電影都聚焦八十年代初南韓的民主化運動,而且以真人真事為改編題材,《逆權大狀》是關於釜林事件和盧武鉉,《逆權司機》就關於光州事件和已故德國記者Jurgen Hinzpeter
顧名思義,《逆權司機》中的主角是一名的士司機(真實姓名為金士福,已於1984離世),片初他只是為求兩餐的普通人,對大學生示威不表同情,他也是一個單親的好爸爸,獨力供養女兒,經濟狀況左右為難,但總算可以過日子。恰巧,德國記者彼得從日本來到漢城,他希望到光州採訪拍攝大型群眾運動,並在宵禁之前返回漢城,而來回車費酬勞是十萬韓圜。此時的士司機因為拖欠了幾個月屋租,急需金錢,所以捷足先登,招攬這筆外快生意。
旅程是電影的重點,而且是改變人心的一場挑戰與冒險。
記者和的士司機來到光州,正值光州事件期間,也就是南韓總統朴正熙遇刺後,軍人全斗煥在1979年發動雙十二政變,一舉掌握了軍政大權,實施獨裁統治,卻引發光州的市民發起大型群眾示威行動,結果全斗煥指派軍隊用強硬武力鎮壓,造成平民百姓死傷慘重,同時他也封鎖輿論消息,抹黑群眾的民主運動。1980年的光州事件過了七年,六月民主運動終於令南韓全面民主化。
《逆權司機》中,的士司機本來不關心政治,但他親歷現場的事件後產生內心變化,本來他大可一走了之,但在家庭和正義之間,他還是憑道德勇氣選擇了正義,幫助德國記者彼得將拍攝到的第一手真實片段,從光州帶回漢城以至日本,令世人知道光州事件的殘酷真相。
living in truth,活在真實中,誠實無偽,甚至乎成功不必我在,功成其中有我,大公無私,捨生取義,都是電影指向的崇高精神,令人為之義氣填膺。可是今時今日在香港看《逆權司機》,有甚麼意義呢?
關心社會,不在安全的小圈子中逃避,似是基本的一步,但同時我們了解到政府以至背後黨國的強權勢力,是不會同情市民百姓的,南韓經歷了1960年的四一九革命和1980年的光州事件,到1987年的六月民主運動,前後經歷了27年的獨裁統治和民主抗爭,付出了許多人的性命與前途,才達到民主社會。香港人一直有乘便車的心態,八九十年代的民主化有英國殖民者恩賜的成份,回歸二十年的進程卻是舉步維艱,現實的代價恐怕無可避免,像的士司機一般的人心改變和道德感提升,期盼有一天會到來。

2017年9月4日

2017年9月1日

張婉雯:時光微塵

(刊於《明月》2017年9月號)

2017年8月18日

《打死不離3父女》:愛、力量及正義

    印度電影的篇幅較長,歌舞連場,加上獨特文化元素,跟西方電影有一定差異,本來香港普遍觀眾都不太了解,但自從《作死不離3兄弟》(3 idiots)大收旺場,印度電影走入香港大眾的視野,印象中香港引入過《阿漢正傳》(My Name is Khan)、《巴打旅痕團》(Barfi!)、《追擊枕邊謎》(Kahaani)、《紐約精讀遊》(English Vinglish)、《巴飛奇緣》(Barfi!)、《小失戀大漫遊》(Queen)、《來自星星的PK》、《把她帶回家》(Brother Bajrangi)等多部印度電影,總算為香港觀眾帶來新選擇。
《打死不離3父女》(Dangal)是印度最賣座的電影,觀者無數。電影是運動電影,刻劃出兩代父女摔跤運動員的人生路,破中有立,立中有破,而家庭關係和親情是不變的核心。
《打死不離3父女》有兩部份,前段的背景是鄉鎮,後段的背景是城市;前段的中心人物是父親,後段的中心人物是女兒。
《打死不離3父女》一如不少印度電影,相當煽情感人,先說其中的突破。印度影帝Aamir Khan飾演的主角瑪哈維,他生了四個女兒,本來無法將他的摔跤技藝(或可視為傳統)留給後人,但他突破了其中兩個女兒的局限,破除了重男輕女的印度社會中,女子摔跤的禁忌,換言之,他要保持傳統的生機活力,首先就要突破與挑戰傳統,最終達到傳統的創造性轉化(creative transformation)。
除此之外,《打死不離3父女》是破中有立,瑪哈維將兩個女兒訓練成材,為她們付出了一生的心力,過程中牽涉到愛與力量。參照田立克(或譯蒂里希,Paul Tillich)《愛、力量及正義》(Love, power, and justice : ontological analyses and ethical applications)一書以及陶伯斯(Jacob Taubes)在書評中的說法,愛、力量及正義三者在神聖的基礎上是一體的,以至人的存在中,也應該是一體的。
就電影而言,前段突出了父親的意志,他施加到兩個女兒的力量,是帶有強迫(compulsion)的力量,而電影一路揭示出父親所做的一切,當然是帶有愛,而且是無私的,在此不妨借用田立克的觀點:「愛是力量的基礎,而不是否定。」
至於電影的後段突出了大女兒的失落與回轉,以及父親不休的支持,可以再次引用田立克的看法,他說愛與正義的結合帶來聆聼、施予和原諒三種功用。由此可見,父親聆聼大女兒的求助,施予援手,原諒女兒的疏離,在父女關係中有愛,也有正義。
《打死不離3父女》中有相當穩固的二元對立結構,例如今昔對照,城鄉對比,善惡分明,平民憑實力向上攀升,在上的教練卻是不思進取而且壞心腸,鄉下雖窮但生活樸實無華,城市繁華但令人不慎墮落。《打死不離3父女》勝在率真自然,老嫗可明,而且片中的思維是貼近平民的,容易引人共鳴,賺人熱淚。

(刊於《時代論壇》第1564期2017.8.18)

2017年7月28日

《鄧寇克大行動》:韜光養晦

《鄧寇克大行動》Dunkirk)是當今大導演基斯杜化路蘭(Christopher Nolan)的新作,跟《潛行兇間》(Inception)一樣單獨兼任導演和編劇工作,前作十分繁富,這次卻趨向簡約。
歷史上的鄧寇克大撤退Dunkirk evacuation)是1940年英軍的策略式撤退,轉攻為守,保留實力,據統計到194064日的十天之內,近三十四萬人越過海峽到達英國。
《鄧寇克大行動》至少可以從美學層面和政治層面作討論。簡單而言,《鄧寇克大行動》以三條情節線平行發展,一是防波堤一周的故事,二是海上一天的故事,三是空中一小時的故事,三個故事各自獨立發展,但又相互交涉,憂戚與共。
防波堤一周的故事聚焦三個軍人兩個英TommyAlex和一個法軍Gibson,最反映人性的兩面(想起《黑夜之神》的Two-Face),人生存需要本能,但在群體中就牽涉信任與背叛、襄助與離棄、敵我的區分,法軍Gibson就是求生者、救助者,也是犧牲者。海上一天的故事是對平民的肯定,三人出海救英軍,一人成為報紙上嘉許的英雄,雖然所謂英雄未必就是真英雄(再想起Two-Face),但平民需要的也許就是英雄。至於空中一小時的故事,以戰鬥場面為主,十分可觀,沒有太多說話,但最富於自我犧牲精神(一如Batman,三人出海殲滅敵機,以其中一個皇家空軍Farrier為主角Tom Hardy飾,跟《夜神起義》的Bane一樣面孔老是罩著)Farrier在短時間救人無數,卻最終身不由己,一時間只能夠成為無名英雄
蘭說他受到默片和以簡約見稱的法國導演羅拔布烈遜(Robert Bresson)影響,防波堤的群眾場面或有愛森斯坦名作《波坦金戰艦》Battleship Potemkin)等默片的痕跡,平行敘事以解救作結可對照《黨同伐異》(又譯《不可思議》Intolerance),當然《鄧寇克大行動》不是真的十分簡約,而是繁富與簡約、進退、遠近、生死、不同時空之間相互對照,產生美感與展示張力,充其量,《鄧寇克大行動》是後簡約主義Postminimalism)的戰爭電影。
《鄧寇克大行動》對當下有何社會意義呢?片中的精英人物如高級將領Bolton,只是見證者,時而施展親民作風(如接走在防波堤睡著了的小兵,之前一切恍如一夢,夢中有夢,又彷彿是奇蹟,A miracle of deliverance),真正的精英人物如邱吉爾,不會露面,只有信息,而且是由好士兵從報紙上讀出字句。大撤退成功,正是精英只能鼓動和等待,還待平民自發團結,聽從號召參與營救,聚沙成塔,眾志成城,鄧寇克大撤退這一段歷史是最好的見證。
軍事與政治局勢起伏不定,需要精英的遠見,也需要平民的參與,一切還關乎時機和實力,要成功恐怕缺一不可。在風高浪急之時,無法硬踫,人們只能夠韜光養晦,潛龍勿用,心存指望,等待水漲自然船高,風吹向另一邊的時刻。

2017年7月24日

新奧爾良的最後一夜

(刊於《字花》第68期)

2017年7月20日

鄉音與手藝――《定水無痕:馬來西亞潮籍作家詩選1957-2014》

(刊於《季風帶》第四期)
(刊於《聲韻詩刊》第36期)

2017年7月10日

二十年來的香港小說面貌

(刊於《香港文學》第391期)

2017年7月7日

《嫲煩家族2》:無緣社會

   
     山田洋次生於1931年,換言之今年八十六歲,武士三部曲過後,近年來的電影都將焦點放在家庭和家族,一種是以倫理關係為重點,以―人」為核心,見微知著,不外生老病死和愛情親情,例如2010年的《給弟弟的安眠曲》、2013年的《東京家族》和最新的兩集《嫲煩家族》(20162017年各一部),這批電影總有蒼井優擔綱。另外一種是以動蕩時代為背景,以「家―國」為核心,大時代、小家庭與小人物相互呼應,2008年的《母親》、2014年的《東京小屋》和2015年的《給兒子的安魂曲》都是例子,這批電影總有黑木華擔綱(除了《母親》,當時她尚未出道)。
    山田洋次的家庭喜劇《嫲煩家族》的特色至少有三,第一是久石讓的音樂,第二是向小津安二郎致敬或取經,第一集片初在酒館一場,就令人想起《秋刀魚之味》,至片末甚至引用插播小津名作《東京物語》,第三也是最重要的,兩代人間的溝通,下一代(尚算外人)教上一代人開口,以離婚和母親離家的意願開始,大團圓收場,毫無疑問,電影不乏中庸調和的處世用心,看到山田洋次的家庭倫理信念。
第一集《嫲煩家族》風評不錯,來到第二集,《嫲煩家族2》是關於生死愛欲和家庭倫理,這些都是情理之內,意料之中。人物的性格特徵和關係架構,都承襲自第一集,夫妻和長幼之間,溝通方法都有一套既定的模式。
《嫲煩家族2》的前半段刻劃橋爪功飾演的大老爺平田周造,人老心不老,隨意駕駛,意外頻生,令家人不勝其煩,不知如何好言相勸。對於批評指責,平田周造我行我素,置諸不理,卻跟小酒館主人廝混,過從甚密,老頭子得遇紅顏知己,立即枯木逢春。前半段確實笑料百出,但未見山田洋次的真章。
重點是後半段,平田周造遇到多年不見的舊同學,如今卻是失意寂寞人,從他們的對話,我們想像昔日他們的美好歲月,再對照泡沫經濟爆破以後,今時今日的下流社會或M型社會中,人人平庸過日子,沒有光輝或安樂的前景。山田洋次甚至走得更遠,從舊同學的末路,探視獨居老人的悲哀晚年。
《嫲煩家族2》的核心意義,就是刻劃出共同體瓦解之後,高齡社會與無緣社會的面貌。所謂無緣,是指社緣、血緣、地緣都沒有,「無社緣」即沒有工作、會社、組織和朋友的人際關係,「無血緣」即沒有家庭親戚關係,「無地緣」即與故鄉沒有關係。至於結局,就是高齡者面對孤獨和貧困,最終孤獨死。(可參考NHK特別採訪小組的《無緣社會》一書,已有中譯本)
《嫲煩家族2出入於人生的晚景,結尾的安排悲喜交集,從舊同學的殯儀,笑看生死,最見山田洋次的功力。《嫲煩家族2》不單令人想到第一集,也想起《深夜食堂》系列,不知《嫲煩家族》會不會有第三集呢?

(刊於《時代論壇》第1558期2017.7.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