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上的鄧寇克大撤退(Dunkirk evacuation)是1940年英軍的策略式撤退,轉攻為守,保留實力,據統計到1940年6月4日的十天之內,近三十四萬人越過海峽到達英國。
《鄧寇克大行動》至少可以從美學層面和政治層面作討論。簡單而言,《鄧寇克大行動》以三條情節線平行發展,一是防波堤一周的故事,二是海上一天的故事,三是空中一小時的故事,三個故事各自獨立發展,但又相互交涉,憂戚與共。
防波堤一周的故事聚焦三個軍人(兩個英軍Tommy、Alex和一個法軍Gibson),最反映人性的兩面(想起《黑夜之神》的Two-Face),人生存需要本能,但在群體中就牽涉信任與背叛、襄助與離棄、敵我的區分,法軍Gibson就是求生者、救助者,也是犧牲者。海上一天的故事是對平民的肯定,三人出海救英軍,一人成為報紙上嘉許的英雄,雖然所謂英雄未必就是真英雄(再想起Two-Face),但平民需要的也許就是英雄。至於空中一小時的故事,以戰鬥場面為主,十分可觀,沒有太多說話,但最富於自我犧牲精神(一如Batman),三人出海殲滅敵機,以其中一個皇家空軍Farrier為主角(Tom Hardy飾,跟《夜神起義》的Bane一樣面孔老是罩著),Farrier在短時間救人無數,卻最終身不由己,一時間只能夠成為無名英雄。
路蘭說他受到默片和以簡約見稱的法國導演羅拔布烈遜(Robert Bresson)影響,防波堤的群眾場面或有愛森斯坦名作《波坦金戰艦》(Battleship Potemkin)等默片的痕跡,平行敘事以解救作結可對照《黨同伐異》(又譯《不可思議》,Intolerance),當然《鄧寇克大行動》不是真的十分簡約,而是繁富與簡約、進退、遠近、生死、不同時空之間相互對照,產生美感與展示張力,充其量,《鄧寇克大行動》是後簡約主義(Postminimalism)的戰爭電影。
《鄧寇克大行動》對當下有何社會意義呢?片中的精英人物如高級將領Bolton,只是見證者,時而施展親民作風(如接走在防波堤睡著了的小兵,之前一切恍如一夢,夢中有夢,又彷彿是奇蹟,A miracle of
deliverance),真正的精英人物如邱吉爾,不會露面,只有信息,而且是由好士兵從報紙上讀出字句。大撤退成功,正是精英只能鼓動和等待,還待平民自發團結,聽從號召參與營救,聚沙成塔,眾志成城,鄧寇克大撤退這一段歷史是最好的見證。
軍事與政治局勢起伏不定,需要精英的遠見,也需要平民的參與,一切還關乎時機和實力,要成功恐怕缺一不可。在風高浪急之時,無法硬踫,人們只能夠韜光養晦,潛龍勿用,心存指望,等待水漲自然船高,風吹向另一邊的時刻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