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13日

人道、理性和正義:《潛行公義》

             《潛行公義》的英文片名是Seeking Justice尋求公義,向何處尋求公義呢?也許邁可・桑德爾Michael J. Sandel)的《正義:一場思辨之旅》(Justice : what's the right thing to do?)一書席捲全球,令大家關心這個倫理學課題。
      《潛行公義》以美國新奥爾良為背景,加上尼古拉斯基治(Nicolas Cage)擔任男主角,教人想起德國電影大師荷索(Werner Herzog)在2009年拍攝的電影《腐敗刑警》(Bad LieutenantPort of Call New Orleans)。在《腐敗刑警》中,男主角有他的價值觀念,一方面他知道伸張公義是必需的,但同時他的自我比一切都重要。在《潛行公義》中,伸張公義也是必要,尤其是司法與執法者不力,就不如用地下的方法解決,可是這樣做,問題卻會接踵而至。
             《潛行公義》中,Nick的妻子被強暴,他六神無主,向一個地下的秘密殺手集團求助,集團為Nick伸張正義。這樣的集團好像很好,但同時產生了幾個問題:一、尋求公義的組織有可能變質嗎?二、組織有誰可以監察呢?三、伸張正義牽涉收取回報和利益嗎?四、如何懲罰才算合乎公義呢?――不消說,這些地下秘密殺手集團會衍生問題,不能合法化,更不可鼓勵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也許從當事人的層面看,卻並不如此想,事件要擺平,那管得了這麼多原則呢。Nick好像做得合乎人之常情,就讓集團殺人――問題四出現:強姦犯罪該致死嗎?――而六個月後,問題三出現,集團要Nick投桃報李,殺一個陌生人。
            《潛行公義》圍繞著殺手集團和Nick的爭持,一路發展下來,Nick對集團的了解更多,其中一樣是Hungry Rabbit Jumps集團暗號,其實是指涉三個開頭是HRJ的字彙,指向集團原來的綱領:「不是按照律師的說法我可以做甚麼,而是按人道(Humanity)、理性(Reason)和正義(Justice)的是非,我應該做麼。」這段話出自政治哲學家柏克(Edmund Burke)的《論與美洲和解的演說》(On Conciliation with America,譯文參《美洲三書》,商務版,頁111),表現了是非至上的原則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罪惡的問題無日無之,不是人力所能完全解決。我們從電影中,看到人怎樣面對罪惡。《腐敗刑警》肯定了人的意志與能力,《潛行公義》卻思考權力、正義和善良的問題。當殺手集團變質了,沒有人可以監察,又當殺手集團進入警隊內部以至傳媒機關,滲入體制內外之時,個人可以怎麼辦?
             《潛行公義》帶出的處境,第一就是反思個人伸張公義的權利不能放得太前(當然也不能太後,甚至遺忘)。因為在權利之先,還有上述柏克所提的原則,這些原則不能單單倚靠某一個集團來代理,而是由個人所自發。第二就是反思在混亂的現實社會當中,個人也有責任保護自己和家人,像Nick的妻子經過襲擊,就知道這一點很重要。
             《潛行公義》拍得好看,敘事條理井然,緊扣著倫理上的問題,是不俗的懸疑片。電影也回應了荷索的《腐敗刑警》,索倚仗個人的意志,《潛行公義》似是一種懷疑,並重申人道、理性和正義這些傳統的價值,在現代社會仍有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