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23日

《上帝之子》:不沉默的羔羊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《上帝之子》Son of God)是耶穌基督生平電影,取材自歷史頻道的電視片集《聖經故事》(The Bible)。關於基督生平的影像改編,《受難曲》(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)被視為血腥暴力,馬田史高西斯執導的《基督的最後誘惑》(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),更為千夫所指,滿地可的耶穌》(Jesus of Montreal)帶來許多神學思考,帕索里尼的《馬太福音》(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. Matthew)左翼色彩濃厚,美國在六十年代也有兩部經典作:《萬王之王》(King of Kings)和萬世流芳The Greatest Story Ever Told),我們甚至可以追溯到1916黨同伐異》(Intolerance)。
      《上帝之子》沒有很大的特色,電影選擇以使徒約翰為敘事者,一句「太初有道」,就立刻接上舊約的「前文提要」,由亞當直到挪亞,再由摩西直到大衛。
             《上帝之子》並非全無特點,電影展現了羅馬帝國的暴政,在強大帝國的陰影下,邊緣化的猶太族群受到壓迫,此時的宗教領袖(大祭司)兼具教權與政權的影響力,他依附權貴,捉拿並陷害耶穌基督,整個基督故事,除了富有宗教意義,也有頗強烈的政治意味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當然,耶穌基督在世的使命之一,是傳揚天國的福音與道理,只是人活在世間,就無法逃避政治的角力和權力。耶穌基督也不是沉默的羔羊,在聖殿裡他沒有默默無聲,更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,推翻他們的桌子」。電影也沒有迴避這件事,但略去了「耶穌就拿繩子做成鞭子,把牛羊都趕出殿去」的行動。
             《上帝之子》沒有《受難曲》般血腥,集中於耶穌基督在世的工作,包括教導宣講、行神蹟、醫治病患,耶穌基督對權勢懷疑,不會逢迎依附,他也不運用暴力,而是改變人的身心靈,最後耶穌基督為了世人的罪,死在十字架上,為相信的人帶來永生。
             《上帝之子》也突顯出多元性,耶穌基督的信徒中,有不同膚色和種族,電影又強調女性的參與,尤其是一路跟隨的抹大拉馬利亞,也許《達文西密碼》的影響力確實不小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電影重視耶穌基督的心理描寫,此外也有兩個段落給人較深的印象,其一是耶穌呼召彼得,耶穌對打魚的彼得說,他們要改變世界,似乎聖經沒有提到這一點。其二是客西馬尼園的禱告,電影運用了平行剪接的技巧,將耶穌基督的禱告、大祭司的禱告、彼拉多禱告,連在一起,他們都向各自的上帝祈禱,而當然耶穌基督的苦杯沒有離開,被拘捕和定罪了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總而言之,《上帝之子》以有限篇幅速讀基督生平,選取了後來成為流放者的約翰為敘事者,本片力求忠於聖經原著,但也突出了帝國與族群的衝突,對宗教領袖也有深刻批判。影片引證基督的一生是救贖事件,也是面對帝國與權威的非暴力抗衡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