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3月31日

《功夫熊貓3》:華夏的遺民

《功夫熊貓》是美國夢工場自2008年開始的動畫系列,有說功夫熊貓只是美國荷里活的東方主義(Orientalism)獵奇產品,也有說是中國軟實力的最佳代言人。
《功夫熊貓》不單從周星馳電影《功夫》(2004)中小人物變大俠的故事取得靈感,更食正當時北京奧運、中國崛起、胡溫新政的盛世年頭。2011年推出第二集,依然受歡迎,雖然續集沒有上集出色,內容頗為貧乏,場面處理則更為奪目。從影片可見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形象,一個是野心家,夥同一大群狼,稱霸天下;一是無端崛起的熊貓,柔順的外表,在最危險的時候消災解難,成為蓋世英雄,孰真孰假,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。來到2016年的第三集,繼續由韓裔美國女導演執導,評價不俗,但票房紀錄不如舊日,也可見中國軟實力、國民心理和國際形象的變化。
我看了《功夫熊貓3》的粵語配音版,今集電影的最大特色,是熊貓父親李山的出現,以至於隱世熊貓村的發現,熊貓族群藏身於無人知道的地方,就如處身桃花源中,與外人間隔,不知人間何世,從今人的眼光看來,更似域外或海外的遺民。片中阿寶的形象一如既往,天真爛漫,頭腦簡單,有事情發生就會突然開竅,有所領悟,至於今集的對手阿凱,外表好像牛魔王,阿凱顯然是冀望一統江山的掠奪式霸者,只求盡收天下之氣。
    《功夫熊貓3》的重點是,阿寶生父熊貓李山突然現身,阿寶就有兩個父親,一個是血緣身份的親生父親,憑外表就可以記認;另一個是在地的養父,養成了胖胖的阿寶,如此形成複雜的雙重身份,就像大陸國土以外的華人,包括香港、台灣、星馬、北美等地的華人,我們按血緣都是華人,但因為地理、政治、歷史和文化等緣故,也有各自不同的身份認同,而電影由始而終帶出「我是誰」的問題(想起1998年成龍的同年電影),以至於最終「氣」(我理解為華夏國魂)的習得,都引導到華夏遺民複雜的身份政治。
    面對強勢的阿凱,阿寶隨生父回到隱世熊貓村,以求學習「氣」,但「氣」原來並非學習得來,而是個人的體悟,在實踐中了解,最終阿寶選擇與阿凱玉石俱焚,卻因此而浴火重生,將捨己為人的精神與強取豪奪的霸業,相互對照。至於結尾中,隱世熊貓村的遺民平時懶懶散散,但遇到危難就發揮個人潛能村民就像是許多阿寶,表面無能,但必要時有一定能力,功夫熊貓形象借此不斷派生)。更重要是,遺民團結起來共抗一方霸王,正是邊緣遺民對權力中心的反抗,在現實中這種反抗並不容易,要付出代價,但看電影就輕鬆得多了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