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9月27日

《人魚沉睡的家》:生死的界限

    堤幸彥導演的《人魚沉睡的家》,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原著小說。堤幸彥曾經執導過《天空之蜂》,都是東野圭吾的小說改編,這兩本小說不屬於任何系列,而是自成一格。
    人魚沉睡的家從日本的社會議題出發,重點是死亡定義、器官捐贈和安樂死等相關問題。小說及其相當忠於原著的改編電影,抽絲剝繭點出衝突所在:原來在日本,不是以一般的腦死(腦幹功能喪失)為基準,而是心跳死,《人魚沉睡的家》中醫生解釋說:「在其他國家,認為死就是死了。因此,再確認死後,即是心臟還在跳動,也會停止所有的治療。只有願意提供器官捐贈的病患,才會採取延命措施。但是在我們國家,死等於死亡的說法還無法獲得民眾的理解,所以如果不同意捐贈器官,只有在心跳停止時,才認定死亡
    醫生這番話,是針對一個小女孩的生命。電影《人魚沉睡的家》中,薰子(篠原涼子飾)本來已決定跟丈夫和昌(西島秀俊飾)離婚,不幸的是他們的女兒瑞穗,因為在泳池意外遇溺,被醫生判定為腦部無法發揮功能,跡近腦死亡。醫生於是說出上述的一番話,擺在薰子及和昌面前的路,一是確認腦死,捐出女兒的器官,二是靜觀其變。突然,瑞穗的手微微一動,於是薰子選擇暫緩腦死判定。
    人魚沉睡的家》不單將焦點放在生與死的對立,以及腦死與心臟死的衝突,也外延至科技與人情的角力。小說和電影中,瑞穗已不省人事,除大腦外,其他身體機能還是如常。和昌的科技公司有一位研究員星野,不單向和昌引介人工智能呼吸控制系統,電瑞穗可以不用插喉,回到家中受照顧,甚至,星野研發的人工神經接續技術,令瑞穗可以做簡單的動作。
科技發展一日千里,突破了生死的界限,同時也教人思索何謂生、何謂死、生命的意義何在,小說與電影都突出了感情,星野執迷於科技研究時,忽略了自己的女朋友。薰子執迷於瑞穗的不死狀態,令她忽略了家人以至其他所有人的感受。
小說與電影比較不一樣的地方,是後半部份。小說中有一位老師新章房子,給瑞穗說故事,她的故事中,小狐狸以風吹草救回公主,而薰子卻聽到了弦外之音:「既然是早晚都會失去的生命,應該在還有價值的時候,幫助其他有可能救活的生命,是不是嗎?」
新章房子所講的故事,令到薰子假借新章房子的名字,為一名需要心臟移植的兒童進行募捐活動。而募捐只是尋找答案的手段,薰子只想切實了解無法接受器官移植的病童。
電影中,沒有以上的情節,而是和昌從舊同學的街頭募捐活動,想到是不是要一直為瑞穗的生命延續下去,還是毅然踏上器官捐贈的道路。相對上,小說對於死亡定義和器官捐贈,有較多深入的討論,至於電影的結局,難免比較煽情,略為失色了一點,但對於父母與子女的感情,個人內心的罪疚感,人情與法理的對峙,跟原著一樣有細緻刻劃。
殊途同歸,小說與電影的結局,當然是帶到器官移植的出路,從世俗的倫理角度看,這樣才可以令有限的生命得以延續,而從宗教的角度看,靈魂是不朽的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