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12日

買啦買啦:《香港電影》第二十八期

(很少賣廣告,這次破例,因為有我的五千字影評,論龍剛電影的宗教意識,是近來總算比較滿意之作,另有談白銀帝國和蘇乞兒的影評呢!)

6 則留言:

匿名 說...

已經買了,也拜讀了。

鄭政恆 說...

謝,不妨討論討論。

匿名 說...

我覺得寫得很出色。

反而我有興趣知道後來為甚麼龍剛的電影會走向虛蕪,基督宗教的情操似乎在70年代走進困局,有點發展不下去的感覺。

這不單在電影,在文學也是這樣。60年代的文學,除了會談甚麼藝術的永恆與超越,也會把藝術與宗教作對讀。但是這情況在香港進入現代化的時候消失了。我不知道這個觀察是否準確,至少在文學上,齊恒的《永恒的胸像》和李維陵的《魔道》就流露了這種宗教意識。

以諾

鄭政恆 說...

謝謝。其實你也看出來,是現代化的問題。
有趣的是,龍剛其實也很現代,越過了當時的香港電影老傳統。

匿名 說...

我所感興趣的是,如果說耶教在現代化的過程中退潮,又如果現代化是代表著從「舊」到「新」的過程,那麼耶教的退潮是從哪個「舊」到哪個「新」呢?回過頭來說,你說龍剛其實也很現代,其實,李維陵也很現代,他也可以說是把西方現代主義技法隔合到香港文學的重要的一員。我想說的是,耶教似乎是伴隨著思潮上現代之名進到香港,但是進到七十年代經濟和社會上的現代化後,耶教似乎沒有在文化上繼續紥根,或者沒人承繼這些前人的思考。

有趣的是,到了八十年代,中國民間傳統信仰又再次回到電影世界裏去。那時出現了不少鬼片、殭屍片、道士片,余允抗的《凶榜》本來就是想諷刺道士的世界觀,後來人魔道卻成為討論香港電影和文化身份不可缺的一環。

鄭政恆 說...

似乎除了「舊」「新」問題,還有教內與文化界的分野問題、現代經濟與現代思潮的分野問題。
撇開文化身份的解讀,民間傳統信仰的元素一直存在,八十年代之前就一直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