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4月7日

《大創業家》:麥當勞社會

 
《大創業家》(The Founder)是相當出色的人物傳記片,而主角是麥當勞的發揚光大者雷克洛(Ray Kroc)。可能因為主角的所作所為令人側目,電影的票房成績平平,也沒有得到任何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,即使米高基頓(Michael Keaton)的演出確實神采飛揚。
老實說,我只有趕時間的情況下,才會光顧麥當勞,但趕時間貪方便的現代城市人何其多,而且小朋友喜歡吃煎炸食物,麥當勞唔發就出奇。
《大創業家》是繼《社交網絡》(The Social Network)、《時代教主:喬布斯》(Steve Jobs)和《歡姐當自強》(Joy)之後,又一部創辦人生平電影,但雷克洛形象最負面,銅臭氣濃烈,他也有一定創意,但與其說他精明有腦,不如說他行運一條龍,例子一是即沖奶昔面世,令他因冷凍房而花費的成本壓力大大紓減。例子二是雷克洛去銀行處理債務,誰知被隔牆有耳的財務顧問偷聽到,轉頭為雷克洛變陣,由經營飲食轉為地產項目,就立即令他企穩陣腳。
《大創業家》展現雷克洛由失意,到找到創意機遇,過程中排除萬難,最終發大達的過程。編導並沒有為已故的大企業家諱言,不單他的婚姻感情生活和合作關係,充滿計算而且無情無義,更將他如何將麥當勞的地道品牌據為己有,再以連鎖特許經營方式運作,用合約(租控制他人,自己就不受合約約束的整個黑暗面,一五一十展示人前。
雷克洛的麥當勞意念,除了需要創辦人兄弟的姓氏,以及人所共知的快餐速食,以量取勝外,他還希望麥當勞可以跟十字架(教堂)和國旗(法院)鼎足三分,將麥當勞開得成行成市,遍地開花。雷克洛的野心欲望無限巨大,令他以商業頭腦處事,不擇手段,毫不道德,利益是他的神祗,法律是他的緊箍咒,去之而後快,食品(如奶昔的真味當然是可有可無,最重要是有利可圖。《華爾街》(Wall street)中Gordon Gekko的名句Greed is good在此一直迴響。
《大創業家》是一部關於美國夢的電影,電影以七十年代雷克洛預備演辭作結,而主禮人正是時任加州州長的前美國總統列根,電影編導將雷克洛的商業營運,跟列根的新自由主義嫁接,順理成章。
表面上,雷克洛毅力堅持,勇於面對,但實際上,他的致富之道是個人野心加上機會際遇,所以這個美國夢並不勵志,反而令人覺得雷克洛可憎可厭。創作人以批判立場刻劃主角,換言之就是要求觀眾以帶距離的眼光,對主角的所作所為作出深入的反思。在此不提不推介社會學家佐治里茨爾George Ritzer的名作《社會的麥當勞化》(The McDonaldization of society),事實上,麥當勞的效率(Efficiency)、可計算性(Calculability)、可預測性(Predictability)、控制性(Control)營運模式,已在當代社會中變得無孔不入了。

(刊於《時代論壇》第1545期2017.4.9)

沒有留言: